第44部分(2 / 4)

小說:宮殤 作者:賴賴

不慎落至紙上,嚇得急忙跪下磕頭,抖如篩糠。

周德福嘆了口氣,揮揮手讓那太監出去了,又親自拿了名冊遞給楚澈,楚澈接過一看,隨手翻了幾頁,幾行字落入眼簾:

“上京於斯書院許慎言鄒墨行司徒魚非”

他不由暗忖:於斯書院書香鼎盛,他曾翻閱過書院中幾名士子的策論,這三人在書院中不過中流之才罷了,還記得上次去書院時,白希對此次恩科信心滿滿,說是全院應考,怎麼卻只這三人交了考卷?心中大疑,又道:“將此次參加恩科的北地考生的卷子通通抽出來,朕要親自看過!”

梁幼白在御書房旁的一個耳房等了半日,才見有太監來說,說是皇上怒氣稍減,此刻正在批閱“奏章”,應是無礙了,宮門將要落鎖,梁太醫可以先行回太醫署去了。

梁幼白出了宮門,忍不住回頭望了一眼,權衡許久,還是往那天寧巷去了。

梁幼白前腳剛走,淑妃便急急到了御書房,說是要求見楚澈。

楚澈心知她是為何事而來,本想一拒了之,細想了想,那夏孺廷兢兢業業,兩袖清風,又是個剛正不阿的,此次科舉出了問題,雖說他難辭其咎,卻難保不是有人故意搗亂,將他拉下了水,便回絕了她,說是國事繁忙,不便相見,不過晚膳擺在她處了。

“淑妃,你這是在做什麼?”

楚澈才一步入殿門,便見淑妃彎著腰,著一水藍箭袖對襟襦裙,在梨樹底下挖著什麼。

淑妃回頭柔柔一笑,眼中帶了一絲傷意,揮揮手屏退了左右,道:“皇上且再等等。”

又過了一會兒,淑妃才小心翼翼地抬出一個罈子,拍去上面的泥,道:“這是皇上去歲賞下的梨花春,妾初嘗時覺得清涼爽口,一時心起,便將它埋在了梨樹下,今日方才記起。”

楚澈不覺莞爾:“這梨花春並非由梨花釀成,是應州府進貢地,由龍泉聖水釀成,傳說酒成之時正值春光明媚、梨花盛開,便由一位皇后信筆提了梨花春這個名。”

淑妃面上不由訕訕:“妾不通於美酒一道,讓皇上見笑了。”

“不礙的,朕聽說夏卿三杯既醉,上回不過賜了他一杯竹葉青,便險些砸了上京府,你是他女兒,不知曉也是情理之中地。”

淑妃楞了一楞,方才還在想要如何提起這話頭,卻不料竟是楚澈先開了頭:“皇上……”

“進屋去談吧。”

入了座,淑妃親自端上一杯君山銀針,退至一旁,猶豫著是否要開口,周德福自然是看了出來,行了個禮道:“奴才下去傳膳。”

淑妃感激地笑了笑,道:“不必勞煩公公,御膳房那些個花樣,公公還不知麼?我已叫小廚房預備下了,只勞煩公公替我看看有沒有什麼不妥的。”

“還是娘娘想的周全,那奴才便下去了。”周德福退了出去,順手帶上了門。

“皇上,”淑妃跪下,還未開口,卻又被楚澈打斷。

“朕知道你想說什麼,夏卿的品性朕一向清楚,你不必多慮,起來吧。”

“臣妾斗膽,若是再出一本密帳,皇上可還能力保父親?”淑妃深深伏了下去。

楚澈皺眉,不覺有些惱怒,“此事由朕親自調查,怎地,你懷疑朕的能力?”

“妾不敢,只是,若是再有證據呈上,皇上是信還是不信?”淑妃也不起身,執意問了下去。

楚澈微嘆:“你不必擔心,朕自有分寸,定不會冤枉清白之人的。”

“若是御史齊齊上奏,定要皇上嚴懲呢?”

“淑妃!你既然已知曉此事,想來也知道母后當日說過些什麼吧?”

“皇上,妾只求,只求皇上能以辦事不力之名免了父親,賜他歸田。”

“夏卿乃是朝之棟樑,怎可如此兒戲?”楚澈不免有些怒意。

“皇上,爹他一直心繫朝堂,只是……只是,卻不諳為官之道,求皇上憐憫臣妾,放爹歸田吧,妾知道,皇上是想用爹牽制將相,只是爹爹他現在勢單力薄,定不敵將相兩黨,俗話說,盛極必衰,皇上何不先韜光養晦呢?爹爹在野時,開辦書院,廣收桃李,與其讓爹在朝堂上與他們苦苦相爭,還不若放爹回鄉,爹爹的長處在於教育一道,而非朝鬥之事。皇上何不用爹爹之長攻對方之短呢?到時,書生年少,意氣頗盛,如今朝中世家當權,盤根錯節,皇上何不培養自己的清流,掃清朝堂?”

誠然,夏孺廷在民間頗負盛名,各家書院求知而不得,若是能用夏孺廷四處講學,廣收弟子,對楚澈亦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