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淡淡地瞥了一眼顧氏,曾幾何時,那個需要匍匐在自己腳下的女人,如今已經能夠鎮靜自若地坐在自己面前,不再卑微乞求,不再楚楚可憐,是什麼讓她有了這份轉變?
是當上輔國大將軍的哥哥?是外派西北任職的兒子?還是已經嫁入王府的女兒?
說實在的,除了顧清鵬讓王妃還有幾分顧忌,其他的兩個,她一點也看不上眼。
特別是顧氏的女兒--錦韻,若不是因為這個丫頭,兒子何故給她冷臉?還以決裂相要,讓她護住這丫頭周全?
她不去找錦韻的麻煩沐子宣就該謝天謝地了,要她相護,可能嗎?
若是不能適應王府的環境,不能適應這種內宅的爭鬥,不能在其中成長,那她真要勸錦韻速速離去,王府容不得柔弱之輩。
王妃沒有想到的是,經過這次的事,兩人原本的矛盾似乎緩解了不少,沐子宣也再沒在她面前提過錦韻要離開之事,難不成真是患難見真情,她這一打,非但沒有使倆人的關係惡化,反而是幫了他們?
若是早知道如此,就算心裡慪著氣,她也絕對不會碰那丫頭,如今後悔也晚了!
“王妃,不知道錦韻何時會到?”
為了緩和氣氛,顧清鵬不得不找話題,他們本來就是為了看望錦韻而來,不見到這個女兒,顧氏的這口心氣怕是消不了。
顧清鵬這一問,顧氏眉眼微抬,目光向王妃那處凝了過去。
那個女子還是如當初在清涼寺一般雍容華貴,高高在上,那斜睨人的眼角一點也不掩飾對自己的輕視。
說實話,她是當真不願意與王府結成親家,門不當戶不對,那不是盡看人臉色嗎?自己忍了也就罷了,她怎麼願意讓女兒也去受這種委屈?
可笑,當時王妃還想納錦韻為妾,被她一口拒絕,沒想到賊心未死,變著花樣地找了上來,搬出聖旨,讓人無從抗拒。
她真不知道,王妃看上了錦韻什麼?
要說地位身份,京城裡世家名門小姐比比皆是,犯得著來抬舉他們這種小家碧玉嗎?
這一點,顧氏一直想不通。
可經歷過自己失敗的婚姻,顧氏有幾點倒是看通透了,寧為寒門妻,不作高門妾,雖然錦韻是皇上親賜的世子側妃,上了皇家玉碟,但生出的孩子到底不是嫡出,庶出的子女會有多可悲,尤其是在這樣的家庭中,錦韻考慮過嗎?
“我已差人去請,應該快了。”
王妃淡淡地敷衍,這段日子以來錦韻一直沒出過錦苑的大門,說是在靜心養傷,她也免去了錦韻的晨昏定省,不管是文舒華還是她,一個也不想見錦韻,何必湊在一起,自找不痛快呢。
“世子側妃到!”
王妃話音剛落,門外便有聲大的僕婦揚聲稟報,王妃冷哼一聲,暗道這丫頭瞧著親孃來了,到底在錦苑窩不住了,來得到是快。
素雅而又清新,卻不失華貴與靚麗,錦韻這一身裝扮莫說在這行路的過程中便吸引了不少或妒或羨的目光,此刻,往那堂裡婷婷一站,立時讓人眼前一亮。
柳葉眉,杏仁眼,櫻桃似的小嘴,膚如雪,神如玉,似杏花春雨般明媚動人,又似翠柳吐枝般清新稚嫩,連王妃也不得不在心中暗暗承認,此女的確天姿國色,加以時日,必定光芒萬丈,傾城傾國。
單從這一點來看,沐子宣的眼光顯然是極好的。
“母妃。”
錦韻婷婷一拜,先對王妃行了禮後,這才轉向了顧清鵬,喚了聲舅舅,看向顧氏有些僵硬鐵青的臉色,心中暗道一聲不妙,臉上卻也堆著笑容,幾步走了近前,嬌聲道:“母親安好。”
王府中,稱謂、等級俱是森嚴,依世子側妃的等級,她是不用向孃家母舅行禮的,錦韻雖然有親近孃家人之意,但在王妃面前,還是要虛應一番,她可不想又讓人逮住什麼錯處,藉機訓誡。
顧氏冷哼一聲,“你說我好是不好?”
雖然面上不愉,但再見女兒的那一刻,顧氏心中的怒氣已經去了一半,看著女兒如花嬌顏,那份姿態與悠然不似作假,整個人好似比離開西北時還胖了幾分,這是不是說明女兒在這裡的生活極好,根本不用她操心?
冷靜下來細想,依錦韻的性子定然是不會吃虧的,再加上幾年做生意的手腕,處事倒是比她還圓滑,那些大宅門裡的彎彎腸子該是難不倒女兒的吧?
顧氏哪裡知道,錦韻看起來的這幾分圓潤,實際上是捱了板子後,被沐子宣好湯好水地養著,不僅面板細膩了,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