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誰知道你想幹什麼?這個家你都不稀罕了,我還留下幹什麼?”回憶當時趙世宇堅持要在外書房休息的情景,李畫敏眼紅了,低下頭。
趙世宇忙放下茶杯,走來摟著媳婦的肩膀。極盡溫柔地說:“敏兒,別難過了,都過去了。其實當時我沒有多想。只是聽你口口聲聲說叫我去找小妾,心中難受。咱倆剛在一起時,家裡是艱難的,咱倆一同努力幾年才有今天的好日子,又有了兩個孩子。咱倆都珍惜,好不好?你以後別再說找小妾的話。好不好?這話說多了,傷感情。這個家裡不會有小妾的,只有咱倆,咱倆一起把田地種好,把生意經營好,把孩子管教成人。”
他把話都說到這份上,李畫敏想不出自己還能有什麼異議,低低地“嗯”一聲,倚靠在他結實的肩膀上,閉上眼睛。就這樣倚靠在丈夫的肩膀上,兩人一同種水稻、種藥材,管理生意,養兒育女,平平淡淡地過日子,多好!
趙世宇溫柔地撫摸媳婦的秀髮,他說出心中存在的疑慮:“敏兒,你很害怕再要孩子麼?如果你實在不想再生,就算了。你知道,我是很喜歡孩子的,家中有了孩子,更有生氣,更快樂。我自小跟母親過日子,很渴望有兄弟姐妹跟自己作伴,我自小羨慕阿森、阿豪他們有兄弟一起玩耍。我們如果多要幾個孩子,小時候他們可以作伴,長大了可以互相扶持,不會像我一樣孤軍作戰,做事得依靠外人——思源村那幾個雖說跟我有血緣上的關係,我跟他們間不會真存在兄弟的情誼的。”
李畫敏想,他說的話也有道理,這裡畢竟不是二十一世紀,不提倡優生優育,像阿森與阿泰、阿榮與阿華那樣,兄弟間互相照應、互相扶持,是外人所不能替代的。趙世宇肯跟莫家和三叔家達成口頭協議,各方面要互相照應,也是為了彌補孤身一人在外做事的不足吧。
“宇,你說得有道理,我們應該多要幾個孩子。現在燕兒還小,等燕兒滿週歲後,咱們再考慮要孩子,行嗎?”李畫敏放棄了不再要孩子的想法。
既然他喜歡孩子,想多要孩子,既然有兄弟姐妹對孩子們有利,那就生吧。
“敏兒,我聽你的。你生燕兒後,身體還虛弱,咱們不急於要孩子,等你養好身體再要孩子不遲。”趙世宇溫柔地親吻媳婦的秀髮,沒再說話。
兩人擁抱一起,溫存著,感受彼此之間的溫情脈脈。
爭吵的時候,很傷感情。不過爭吵結束時,夫妻間往往又達成某種共識,互相理解、互相體諒上又增進了一層。
周媽媽來稟報說,知縣夫人攜小姐來閣樓賞荷花散心,請李畫敏一同品茶。李畫敏跟容知縣的家眷交往不深,因剛剛跟趙世宇和好心情愉快的她,答應了知縣夫人的請求。在周媽媽的陪同下,李畫敏朝後面的荷花池邊走去。
路上,周媽媽請求李畫敏:“夫人,稍後見到知縣夫人時,你幫奴婢問一下,那個秋雲的事。行是不行,讓奴婢心裡有個打算。”
周媽媽的兒子周童過去在李府做事時,李太太曾說過讓丫環秋雲配給周童做媳婦,秋雲讓李畫敏的大伯父賣到縣衙成了知縣千金的丫環。周童要娶秋雲還得知縣夫人同意放人。
李畫敏不敢冒然行事,她吩咐周媽媽:“今天確實是個難得的好機會。我與知縣夫人、小姐賞荷花時,你尋機會問準秋雲,她是否有意跟隨周童過日子。千萬別等我問知縣夫人同意了,秋雲不樂意,那時就尷尬了。周媽媽,秋雲若是不同意,我替周童另尋一門好親事,他的終身大事不能再耽誤了。”周童與李畫敏同一年出生,李畫敏都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周童還孤身一人,過去是因為流落街頭生活沒有著落,回到李畫敏身邊做事後是沒有找到合適的姑娘。周童還惦記秋雲。
無憂大院後面荷花池邊閣樓的二樓讓知縣夫人包下,新掛上一些帳幔,換上乾淨的桌椅。李畫敏和周媽媽步上閣樓,知縣夫人和年輕的容小姐迎上來。容小姐的身後,跟隨曾在李府做事的丫環秋雲。
知縣夫人是替丈夫來向李畫敏道歉的。李畫敏看周媽媽跟秋去談話後。暗示秋雲與周童的事有希望,便大度地表示不再追究容知縣挑唆趙世宇納妾的事。知縣夫人高興,作為報答李畫敏放過容知縣,她告訴李畫敏說,縣城偏僻的巷道里有廢棄的宅基地,有興趣的人到縣衙交五十兩銀子。便可以領到一塊宅基地的地契建房。李畫敏有心安置周媽媽母子,說看過宅基地後再決定。
臨告別前,李畫敏看時機成熟。向知縣夫人討要秋雲,並說明原因。容小姐捨不得秋雲,無奈知縣夫人樂意,秋去本人也願意來,就放手了。知縣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