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花費了幾年的人力和物力。在這個工具簡陋的時代,造這樣一座並不大的城池十分困難。好在山上的石頭多,要找大小合適的石頭並不難。
順著臺階上樓,城牆呈梯形,下面寬上面窄,最窄處也有兩米多,秋天的紅米稈子和紅米都可以在這裡晾曬,紅米順著風一揚就把裡面的灰塵和紅米茬子揚走了。除了防禦和防守,城牆也充當著稻場的作用。
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城牆上還沒建欄杆,在石縫裡鋪上泥巴之後就是平平整整的,在大風的情況下,人上去還要貓著腰,以免被大風颳下去。
“酋長,我們什麼時候建護欄啊?”阿鞭覺得城牆還可以再加寬,可是從去年開始常慧慧就下令不再在城牆上下功夫。他隱約知道她的擔心,他自己本人十分鐘愛這座新建的城池,絕不願意看到部落放棄這座城池的一天。
常慧慧低著腰,張口就是一嘴的寒風,她說道:“先緩緩吧,這座城用不用得上還是一回事。”
她蹲在城牆上,往外看是一望無際的大雪原,往內看,是一排排整齊的竹樓,這裡竹子粗細皆有,而且竹子可塑性強,她造出第一座竹樓的時候族人們的歡呼勁震天,正因為有了竹樓她才能順利把房子從山上搬到山下來。
城內的佈局是,族人的聚居區在正中心,周圍大多是牧場和牲畜圍欄,在城門處有狩獵隊和守門人專門的營地。
她一眼就看見空蕩的牧場上有小孩子們在大人的看護下坐鹿車在雪地裡飛奔,還有一些半大的孩子在學習騎馬和騎牛。歡快的笑聲一串串地傳入到她的耳朵裡。就為了這樣的歡笑,她覺得她的奔波是值得的。
“阿鞭,我們下去吧。”常慧慧貓著腰下了臺階,城牆上還是太冷了,只有城門這一處有遮擋寒風的土欄杆可以遮擋風寒,那裡有四五個族人在看守。
她不認為冬天會有人來這裡進攻,守城人的存在只是為了以防萬一以及警惕草原上窮兇極惡的野獸群。
阿鞭繼續留在城牆下的營地裡,常慧慧帶著交換的物品緩緩進入內城,正在忙著做晚飯的族人們突然看到一大群人進來,“酋長回來了”的叫聲一聲接一聲地到每棟竹樓裡。
常慧慧笑著接受族人們的熱情,把所有交換來的物品展示給他們看,霍虛再收入庫房中放好。
“酋長,你回來就好了。”霍虛眼裡含淚,南岸的形勢她瞭解得差不多,這趟出行比以往危險多了。
霍農正在做飯,手上還是溼的,跑出來把常慧慧左看看右看看,見她好好的才放心,說道:“慧慧,路上怎麼樣?”
常慧慧笑道:“比想象中好,你們別擔心了,我們都安全回來了。”
阿強在人群裡掃視一圈,突兀地把雲拉到一邊問道:“雲隊長,弓狩獵隊怎麼沒回來?”
“你說弓狩獵隊啊?她們送達達巫回南果族了。”雲覺得阿強問得莫名其妙,總要有一隊人送達達巫回部落,還要有一隊人留守牛山據點。他很少關心族人們兒女私情的事,自然不知道阿強與玉兔的事。
常慧慧掃過來一眼,笑意更盛,也不逗阿強,說道:“弓狩獵隊送達達巫回去了,等下完這場雪他們就會回部落來,你們不用擔心。”
這話主要是說給阿強聽的,阿強留意到常慧慧有意無意的目光,臉紅紅地低下頭,族人們都沉浸在歡樂的氣氛中,沒有注意到他這麼大一個人還會羞澀。
以弓和玉兔的行程,估計現在她們已經在回返的路上了,弓不擅長做外交,以她的脾氣很可能是直接放下達達巫就回返部落。
晚上部落舉行篝火晚會慶祝交換順利,這一年的交換比往年在食物方面有所不足,在其他方面卻是應有盡有。
篝火晚會就在部落大廳外面的雪地裡舉行。
大口的陶鍋在雪地裡翻滾熱浪,雪花飄進鍋裡瞬間化為熱湯,做飯的長老們毫不吝嗇地大把抓辣椒丟盡湯裡。製陶組製陶的技藝有所見長,陶做出瞭如缸大的陶鍋和蒸器,正好適合部落裡這麼多的人口。炎族的陶器只有少數交換到外面,大部分的陶器還是他們自己內部消耗,即使這樣,陶年年忙得馬不停蹄來回在部落和牛山之間奔波。
常慧慧取出兩把弓箭,一把給九斤兒:“你玉兔姐姐做了兩把弓,這一把是給你的。”
九斤兒興奮地搓搓手,他身量已經長成個小小少年,比同齡的孩子高,而且在智力方面又比別人開竅得早,前不久剛剛進入狩獵隊的預備役中,準備再鍛鍊幾年就進入狩獵隊了。
“媽媽,你幫我謝謝玉兔姐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