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範圍的實驗,這麼大面積的播種卻是第一次。原以為產量會降低,沒料到不僅收成好,還與第二次在春天種植晚熟的紅米隔開時間收割,為搶收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常慧慧對此效果非(www。kanshuba。org:看書吧)常滿意,冬紅米的產量確實高些,可是一次不能完全收割,她決定下一年還是一半種植冬紅米,一半種植春紅米。
除了據點留弓狩獵隊看守飼養馬群以及小部分族人留下看孩子之外,其他幾乎所有人都投入到秋收之中。
田野裡到處是族人割紅米的身影,每塊田裡有幾個人相互合作,有的在收割,有的在捆紮,有的把成捆的紅米每兩捆綁到牲畜背上馱運回部落。
而部落的石頭圍牆裡,到處晾曬著紅米稈子,只要一曬乾就脫粒。
三天之後,種植隊的分隊長來報告說:“酋長,部落裡沒地方可以晾曬紅米了。”
常慧慧正在地裡佝著腰收割紅米,族人們忙得熱火朝天,一年的忙碌就是為了這一天,怎麼能不令人高興?她擦擦汗水,佝腰時間長了,站起來有些困難,腰上酸酸的,她一邊揉腰,一邊對種植隊長說道:“那就放在離部落最近的地裡吧。”
放在離部落最近的地方才能保證下雨的時候及時把紅米稈子抱進木屋裡存放。為了以防下雨,好幾個木屋騰了出來,小孩們這時不上課也在幫忙,就把教室也騰出來作倉庫備用。
誰知怕什麼來什麼,到了傍晚即將收工之時,原本被火燒雲染成橘色的天空突然從南方吹來厚厚的黑雲,遮天蔽日,明亮的天色倏然變得暗沉,黑雲不斷累積,層層疊疊,那勢頭好像要一直疊壓到人的頭頂,雲不是漂浮在天上而是懸墜在天空下。常慧慧差點以為要出現天狗食日,周圍突然變得黑暗,好像在夜裡一樣。
在這裡多年的生活經驗告訴她,這不是日食,而是快下暴雨了。
“要下雨了陶,華,讓大家趕緊收工回部落,把紅米稈子收進木屋裡”常慧慧快速朝地裡另外一頭的兩人叫到。
陶和華的嗓門比她大,華又跑得快,兩人很快召集族人回到部落裡。族人就像雨前出巢的螞蟻,把部落裡裡外外的紅米稈子裝進木屋。
這時常慧慧抓住一個急跑的人問道:“孩子們呢?他們都回來沒有?”她一時慌亂,等意識到自己是隨便抓的人時,有些懊惱,便立刻放開了他。
她擔心孩子們有危險,就讓他們在部落附近的地裡看穀場,驅趕鳥兒什麼的。這會兒也不知道他們進了部落沒有。
而這個族人卻沒有急著跑,看常慧慧急得團團轉連忙說道:“酋長,他們早就回來了,還把院子裡的紅米抱進木屋裡,現在正在那兒呢”
他手朝部落門口的方向一指,常慧慧順著看去。九斤兒正領著一隊小蘿蔔頭拽馬韁繩,馬背上託著幾捆紅米。
常慧慧連忙跑到門口,幫忙把幾十個牲口拉進來,問九斤兒:“你這是從哪兒弄的紅米?”
“媽媽,媽媽,這是我們看穀場的時候在地裡撿的,阿強叔叔把牲口借給我用呢。”九斤兒笑嘻嘻地說道,又招呼小夥伴們艱難地把紅米卸下來,他還有模有樣地順毛安撫牲口不讓牲口亂動。十幾個腿腳不太方便而進了放牧隊飼養牲畜的族人也在一邊幫忙控制牲口。
常慧慧稍微放心,有些部落裡的孩子還沒學會走路就學著剝米殼了,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所以看到小孩兒們這麼乖巧聽話,她沒覺得驚訝。
“這裡人來人往的,你們先進部落裡去,不要再出去了,馬上就要下雨了。九斤兒,你帶著小朋友們在院子裡把散落在地上的穀子撿起來。知道了嗎?”
她說得又快又急,看見一眾小朋友們點頭應好,她才飛快離開去安排人手把外面沒辦法及時運回部落的紅米稈子集中到一起,再在紅米垛上遮茅草蓆。
“酋長,下面的紅米可怎麼辦啊?雨水會浸壞紅米的。”陶拄著柺杖在地裡跑來跑去,著急地常慧慧說道。未去殼的紅米遇到雨水和土壤就會發芽,這是幾年來的經驗,大家都知道的,所以陶分外憂心。
陶回來的時候部落已經開始收割,常慧慧召開部落大會的時候她不在,雖然沒有時間,但是常慧慧還是耐心地解釋,以便她做好安排:“我已經讓人提前準備了竹筏,把竹筏用石頭什麼的支起來,再把紅米放上去蓋上草蓆就不會發芽。你放心好了。”
陶果然見到每畝地裡都提前放了幾個竹筏,頓時放下心來,感慨地說道:“去年你沒回來,沒看到一下雨浪費了多少紅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