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道法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有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傾也,音聲之相和也,先後之相隨'恆'也。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治、~乿,/辭)也,為而弗恃也,功成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德法第一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也;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也;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也;上禮為之而莫之應也,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也,而亂之首也;前識者,道之華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實而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入門弟子必先過五行橋,四象洞,悟通道德三章,方可出洞,修行開始!”
宏遠的聲音說完最後一句便消失了,而常三郎此時整個人懸浮在空中,先不說恐懼不恐懼,兩手向兩旁摸去什麼也摸不到,入目更是漆黑一片、空無一物。
“小玉?”常三郎向身後喊道,等了好長時間竟然沒有回應,於是又喊了句,卻還是一樣。
這下常三郎可慌了,這麼漆黑的洞穴,剛才只顧著聽從洞頂深處發出的聲音,也沒顧著看著小玉,不知道她是又跑哪玩去了,還是已經不在這個洞穴裡面了。
但小玉一般情況下時不會離開自己太遠的,於是再次張開喉嚨大叫一聲:“小玉!”
卻依然沒有任何回應,甚至就連司空見慣的洞穴回聲都沒有。
無風無光,腳又踩不到東西,手也摸不到洞壁,常三郎的心開始砰砰亂跳:該不會是真的是在虛空中了吧?
但想到自己確實進的是一個大洞穴,安定了幾分,努力壓下恐懼,兩眼圓睜,想看到哪怕一點點暗光,他想著他看不見很可能是因為自己的眼睛還沒適應這個光線比外面暗淡的多的原因。
常三郎睜大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