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部分(2 / 4)

小說:驚雷逐鹿 作者:風格1

也是蓄意而為,他不想看到在抑制儒學科舉之後,西北官僚將來仍然只由一個地方出來的‘看才’把持和壟斷,‘北衙侍從’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因此必須及早防止這種趨勢,寧缺勿濫——儒學之所以墮落成為‘道學’,就是因為它在科舉和學術上的把持、壟斷,以致落到誤國誤民的地步。究其要害,根本問題在於它長期的獨尊與壟斷,權力的腐蝕根本就無藥可解,惡果滋生的根源不在於儒學本身而在於壟斷和封閉——雷瑾並不想看到這種趨勢,雖然他自己仍然堅定的走在集權專政的路上。

今日的大事,當然是平虜公接見前方有功將士。

鼓角錚鳴,典禮官高聲唱名,昨日趕到獵宮的將士大部分都將安排在此時覲見。

由於此番接見,並非正式大典,平虜公雷瑾此刻也未著蟒腰玉,而是身著甲冑,甲冑也不是戰陣上常服的魚鱗札甲、鎖子甲或者魚鱗重鎧,而是在一般軍中儀禮場合所服的甲冑。頭上的鐵盔,頂飾兩支天鵝翎,中插一面龍蟠小旗。方領對襟的罩甲上綴魚鱗甲片,內裡穿著曳撒。腰掛一口雁翎刀,刀鐔為金十字,刀鞘包著沙魚皮。這套甲冑,做工精細,雖然是儀禮所用,防禦箭矢刀槍卻也不下鎖子甲,還能特別襯托出一種英武雄壯氣概,顯得赫赫威嚴。

無論是軍官,還是銳士,這時都以熱切的目光注視著自己效忠的主君。

軍功銳士有自己的一套軍功爵制度,也有屬於自己的驕傲和榮譽,除非是想去武官學院染一水,改了資序,轉做軍官/軍佐,他們在這時候想的無非也就是:憑著立下的戰功,自己能獲得‘榮耀金星’呢,還是‘榮譽金星’?雖然在眼下這種場合,‘榮譽金星’的可能甚至是九成九,但是萬一能獲得第三等的‘榮耀金星’呢?那就是意外之喜了。

而對軍官來說,當然是公侯伯子男五等十五階世襲爵位對他們最有吸引力,但由於西北幕府目前‘尊王攘夷’的立場,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實際上還要報請京師朝廷‘備案’,戰功算下來比較‘一般’的軍官,就暫時不用奢望這些世襲爵的封賞了。而雷瑾以及謀士們也認為,在爵位、勳官、散階、武臣封號等成熟制度之外,再創制一種獨屬於軍官的軍功爵制似無必要,因此西北的軍官退而求其次,在這個時候心裡盤算的,多半也跟銳士們差不多:以自己現在立下的戰功或軍功,能拿下‘榮耀金星’,還是隻能拿到‘榮譽金星’?能不能獲賜金刀或者旌、幡?如果能進獲第三等的‘榮耀金星’,呃,還是不要想了。

西北軍中,原有‘金星’之制,是以‘金星’的大小和多寡,標示職銜差遣的高低,順帶也能看出戰功(軍功)的大小高低。當然,這種‘金星’是鍍金或者絲繡而成。至於‘榮耀金星’與‘榮譽金星’,則是西北近年創立的紀功勳章,各有三等,其正面都是平虜公雷瑾的頭像,背記銘文和專屬的‘戰役紋章’,純金特製,配以綬帶,專門授予有功之將士。中國古有‘旗章’區別名分,《呂氏春秋》謂“以為旗章,以別貴賤等級之度。”古有‘九旗’,‘常’、‘旗’、‘旜’、‘物’、‘旗’、‘旟’、‘旒’、‘旞’、‘旌’,“及國之大閱,贊司馬頒旗物。王建大常,諸侯建旗,孤卿建旜,大夫士建物。師都建旗,州里建旟,縣都建旒,道車建旞,斿車載旌。”,《周禮》的記載其實與歐羅巴的貴族紋章很相似,只是中國自古以來更習慣於使用‘旗章’、‘輿服’(車駕鹵簿和居所服飾)以及‘符節印璽’等等區分等級貴賤,而不是使用貴族徽章。不過,這並不妨礙西北幕府接受西洋傳教士的建議,使用類似於歐羅巴貴族紋章的徽記作為紀功的勳章,‘榮耀金星’、‘榮譽金星’這兩種紀功勳章還與具體的地位、祿米、升遷、蔭庇等密切關聯,自然為軍中將士所看重。除此之外,有功將士還可獲賜金刀和旌、幡等物,其實也都算是某種變相的紀功勳章,能獲得‘榮耀金星’也未必能同時獲得金刀或者旌、幡,其榮耀也實非等閒可比;另外還有幾種殊榮,便是‘架閣庫影象人物誌(頒行天下)’、‘繪圖群英閣’、‘勒石鐫功’、‘嵌金銅券’、‘繪圖麒麟閣’,這裡暫且略過不表。

護衛親軍擂動戰鼓,畫角長鳴。

有功將士一批批沿著紅氈趨步上前來,按禮謁見,就在將臺前一一參拜,然後由典禮官唱名,在侍衛的引領下,登臺受領紀功勳章——在這種場合所授勳章,一般都是次一等的‘榮譽金星’勳章,勿需太過隆重。至於‘榮耀金星’第一等和第二等紀功勳章,明文規定需要三牲奉獻,主君率領文武百僚祭告天地四方,舉行極為隆重的大典,然後才能授予。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