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天。而軍馬所需的草料和精料馬糧也佔了轉運物資的相當部分,以致兵馬行動草料馬糧不足,再則西域氣候也對軍馬役畜有影響,馬匹水土不服的情形十分明顯,儘管我方繳獲了大量敵方馬匹,但將這些馬匹投入戰場使用也費了一段時間。
布制的馬料袋在西域戰事中破損較多,騎兵們不得不使用馬槽同時飼餵幾匹馬,只是這樣大大增加了馬匹染病互傳的機會。
以亞速要塞攻守之役為例,郭元帥麾下的敦煌行營,馬匹損失達到了每天八九百匹的程度,我方也無法為馬匹找到非常合適的遮蔽所。不過很幸運,寒冷的氣候阻止了馬匹疫病的傳染。
通常我平虜軍一個野戰步兵軍團,至少需要四千到六千匹騾馬才能保障軍團的持續作戰。而在亞速之役,一個野戰步兵軍團能保有兩百匹騾馬就算不錯了。一個獸醫營,正常時候一次僅能收容一千匹騾馬,但後方獸醫營,一次收治三五千匹騾馬是常事。
無論如何,亞速之役前後。大批傷病騾馬被送進了獸醫營,不能救治的騾馬則予以就地宰殺,西征元帥府總共損失的騾馬,不下四十五萬匹。
在和爾木斯之役結束之前,軍馬司每月向西徵元帥府輸送兩萬一千匹騾馬,尚不計駱駝以及牛車、驢車等。以西寧野戰騎兵軍團為例,在其西進時,總共擁有四萬五千七百匹戰馬;和爾木斯之役結束,儘管西寧軍團因傷病戰亡而損失了將近一半的騎兵,其戰馬仍然保有三萬八千匹的數量。”
雷山禺例舉總結了近年西征戰事中軍馬補充的困難和取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