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雷霆秘諜’有過多接觸,對雷瑾到西北後發生的一切知之不多,這時只能從顧劍辰這兒瞭解:
“那西北都督幕府又是怎麼徵稅的?”
“哦,西北都督幕府不久前剛頒佈了〈稅課新律〉,重新釐定幕府稅課提舉司的事權和職責,賦予稅課提舉司很大權力。稅課提舉司轄下有三個最重要部門,一是稅目房,主要確定西北所有的開徵稅目和稅率;一是稅課司徵收稅務,一是稅課司巡檢。徵收稅務和稅課巡檢負責稽核釐定實際應納稅額,徵收各種賦稅,稽查各種偷漏瞞欠稅課的行為等。
幕府轄下的各府、州、縣則有各自的地方稅課局,地方稅課局各自單獨徵收各自的府稅、州稅、縣稅,但都無權確定任何稅目和稅率,與幕府稅課司也並沒有直接的上下級隸屬關係。
稅課徵收是由幕府和府州縣各自分別向稅戶徵收實物和銀錢,這叫做分類分成疊加課稅。
比如天水某一商團,即須將其所得利潤的一半左右作為賦稅,分別向都督幕府、府、州、縣各級衙門繳納。而作為稅收繳納的利潤,幕府徵收其中至少六成,府、州、縣則分享剩餘四成。這只是個大概,具體實行自然還有不小的差別。
由於幕府直接徵收稅課,並不依賴地方府州縣的上繳,幕府便掌握了財源的最大部分,擁有最強大的財力;同時府州縣也各自擁有一定的自主徵稅權,可以自主支配一定稅課收入,對地方事務的建設,積極性也比較高。
但最絕的是幕府將西北大部分事務委託給府州縣各級衙門去辦理,使得佔總稅收六到七成的幕府支出的額度少;而只佔總稅收三到四成的府州縣衙門支出的額度多,府州縣的各級稅課收入並不足以支援府州縣的龐大支出,導致府州縣必須依賴幕府以各種名義下撥、支付或補助給府州縣的常規或專項資金,才能妥善辦理地方事務以及幕府委託的事務。
這一招等於給府州縣套上了金鎖鏈,有利於幕府在財稅上有效控制地方,實在是一步高棋。”顧劍辰娓娓道來,如數家珍,顯然他對西北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關注。
雷琥有些訝異顧劍辰對西北情勢的熟悉,他並不知道顧劍辰在西北有龐大的資金投入,包括了顧氏家族和他個人的大筆金銀,因此顧劍辰當然要對西北的動靜保持極大的關注,再說顧劍辰的私人代表一直駐在西北,與雷瑾保持著相當緊密的聯絡。
雷琥琢磨著顧劍辰的話,笑道,“這麼個徵稅法,怎麼覺著有那麼一點點象先皇帝派礦監稅使到帝國各處直接徵收稅課的做法?”
“不一樣,大不一樣,……”顧劍辰細細的分說著兩者的不同。
雷琥和顧劍辰閒聊了好一些‘家常’,便再次切入了正題。
想來有這麼一段時間的緩衝,相信顧劍辰已經對自己先前的提議有了一些決定。
雷琥一邊暗自想著,一邊目視著顧劍辰說道:
“怎麼樣?墨橋兄作出了決定嗎?”
“仲海老弟,造船鑄炮我是可以答應你。”顧劍辰正言道,“但是你得給我一個更詳盡更有說服力的理由。光是一個海上爭雄那可不成。以現在你‘大元帥’縱橫海上的力量,還要大力造船鑄炮,似乎已經超過了一般海上爭雄的需要。”
“嗯,這沒有問題。小弟可以稍後特別就此事作詳細說明。”
雷琥也認同顧劍辰的這個要求很合理。
“好。這公開的完全取消海禁,必有起而反對者,大生事端。你讓愚兄我又如何權衡這其中的利害呢?”
雷琥聞言,冷冷笑道:“沿海凋敝,貿易萎縮,人稠地狹,民生困窘,貧民樂於下海為匪而不願作躬耕之良民,豈非海禁之過歟?
潛通外洋,私販番貨,海匪亦匪亦商,呼嘯于波濤之上,縱橫於七海之間,但其實若無海禁,又焉有海匪哉?若論危及帝國秩序,豈非海禁之策歟?有海禁方有海匪也!推諉於海匪,豈是明智之舉?
若無海禁則民生困窘得舒,又豈有良民願鋌而走險,下海為匪?
今上放寬海禁,才不過三四年爾,一府之商稅一歲之間,已激增五倍之多,設若完全取消海禁,商稅大增,豈不減少躬耕貧民之重負,於民生有益麼?
以東林實學為宗的儒生不是也倡言‘務實’,謂‘有益於民而損於國者,權民之重,則宜從民’嗎?
至於那些個因循守舊,抱殘守缺的傢伙,那些死抱著先王之法,祖宗之制不放的傢伙,墨橋兄似乎應該下決心清理一下了。
大開海禁,既順應了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