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緩朝前走去。而一顆心卻依舊停留在他的手上,因為此時他握著自己的那隻手,是那麼的有力,且溫暖無比。
當兩個人手握著手,一前一後走到皇上面前並肩站定之後,皇甫昊天才又突然回頭看了簫璃一眼,然後拉著她一併跪倒下來,“兒臣給父皇請安!願吾皇福壽永康!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兒免禮!”這一刻,坐在九龍寶座上面的皇上,看著面前的這一對璧人兒,心頭又是一陣欣慰。
第355章:冊封太子
然而,當他一想起皇甫昊天馬上就要被冊封為太子了,心頭卻陡然又湧起了一抹濃厚的悲哀情懷。
仁和啊,朕的皇兒,這一次你總算是看到了吧?朕,終於按照你的遺願,成全了昊天皇兒和簫璃小卿家的大好姻緣。
並且這一次,朕還要依照你的決定,要把昊天皇兒扶上太子大位。因為朕始終都相信皇兒你的目光,既然這一切是皇兒你的決定,就定然不會有什麼差錯。
而這一次,朕是無論如何,也不希望再看到有什麼悲劇發生了。所以,就請仁和皇兒你在天上,一定要好好的保佑著他們兩個人吧。
不過,即便是今日將會遇到什麼樣的困難,朕也是絕對不會妥協一步的。因為這一切,是朕和皇兒當日一起做出的決定啊!
正在皇上神遊天外的時候,臺下已然再次傳來皇甫昊天和簫璃的聲音:“兒臣恭謝聖恩!”
此時,臺下的皇甫昊天已經攜手簫璃,恭恭敬敬地衝著皇上行了大禮,然後才又相攜一起站了起來。
“好!很好!很好啊!”此時此刻,望著他們兩個,皇上也再次朗聲笑了起來:“傳朕旨意,待吉時到,所有大臣聚集皇宮正陽門,冊封大典正式開始!”
吉時到。
隨著三聲禮炮響起,正陽門前早就已經聚集了數百名大大小小的官員。
在大執事陳廷忠的攙扶之下,皇上第一個登上正陽門前的高臺。緊接著是丞相宇文傑,大將軍簫朝貴,禮部尚書柳庭赫,戶部侍郎唐培然。最後,皇甫昊天才牽著簫璃的手,在文武百官的注視之中緩緩登上高臺。
大執事一聲高唱:“吉時到……冊封大典開始……”
在司禮宮的引領之下,皇甫昊天攜手簫璃來到高臺正中。
皇上從九龍榻上起身,親自走到他的身後,從大執事的手上接過象徵太子之位的王冠,為皇甫昊天帶上頭頂。之後,皇上又從大執事的手上拿過一枚寶印,交由到皇甫昊天的手上。
然後是柳尚書上前,柳尚書的手上捧著一個長長的卷軸,上面所書寫的,無非都是一些古往今來的各種明令事例。當然,柳尚書也捧著這個唸了許久,一會兒感謝天,一會兒感謝地,一會兒又感謝當今的皇帝,總之就是各種感謝,沒完沒了。
直到柳尚書各種感謝完成了,剩下的幾位朝中重臣才又上前去向皇甫昊天表示祝賀。然後在大執事的示意之下,高臺兩側煙花齊放,禮樂齊鳴。
最後,就是冊封大典的最後階段。太子殿下要帶著他的太子妃,一起巡視整個陵江城。要讓全城的百姓,感受一下皇家的威儀。
而今日的京城,相較起昨日,不知道又熱鬧了多少倍。
這一切自然是因為,今日可是太子的冊封大典。
即便是凌江城的百姓,比起其它地方的人見識多一些,可是相比起那些高官大吏,他們也不過只是一些普通的百姓而已。
既然是普通的百姓,相比起來,他們就沒有那些高官大吏心中的諸多顧慮。對於他們來說,不管是哪一位皇子做了太子,都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情。
畢竟,在他們的眼睛裡,所謂的太子,就是這個國家未來的君主;更是左右著他們生活命運的天之驕子。而他們,只需要自己能夠有好日子過就可以了。
所以,當一個月之前,百姓們得知今日就是太子的冊封大典之際,便早就已經期盼著這一天的到來了。
而今日,他們更是一大早就不顧嚴寒地起了床,早早地擠在成千上萬的百姓之中,候在大街上準備看熱鬧了。
一直等到辰時,才聽到皇城中一聲炮響,既而便是震而欲聾的喧天鑼鼓聲。
隨著這喜慶的音樂聲響,皇城正陽門陡然大開,既而百姓們便看到,太子殿下正一手攜著他那新婚之喜的將軍太子妃,並肩乘坐三十六人抬的皇家御輦,從皇宮正陽門裡緩緩而來。
“大家快看啊!太子殿下和太子妃娘娘終於出來了!”一時之間,人群之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