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對姜家有迴護提攜之意嗎?姜家長房結的這門親,只怕要盤算落空了吧?可憐婉君了,將來還不知會如何。
徐閣老見皇帝一直在跟太后說話,似乎在安撫,連南陽王也湊過去了,不由得有些不耐煩。他們都是先帝朝中重臣,深以為先帝是位完美的帝王,如果不是對逆賊後裔太過仁慈,以及在位期間有太多位藩王不安分接連起了謀逆之心的話,就再挑不出什麼錯來了。太后身為先帝寵愛多年又立為中宮的女子,居然曾經犯下過調包皇家子嗣的罪過,差點就害得先帝的皇位落於外人手中,真是罪無可恕!這樣的女子,即使貴為一國之母,又生下了皇帝,也休想得到他有半點敬重!
他低低咳了一聲,見皇帝沒有動靜,便忍不住板起臉提醒:“皇上,時候不早了,還是早些繼續審案吧。”
皇帝頓了一頓,微笑著扶過太后往大堂方向走:“朕差點忘了,母后放心,只管在後堂旁聽,兒子方才正在審楚王太妃一案呢,相關人等已經問了幾個,因有些話辱及母后,才不得不請您來一趟。您別怕,不過是要把事情說清楚罷了,沒什麼可瞞的。”
太后怔了怔,意外地看他一眼,見他鄭重點頭,心下暗鬆一口氣。如果皇帝真的想要她說出當年的實情,那也沒什麼可顧慮的,她說就是了。
青雲跟在太后身後進了大堂,只覺得這地方空間又大又空曠,不過晚上只點了幾盞油燈,因此光線很是昏暗。徐閣老方才要求皇帝“繼續”審案,那就是先前他們已經在審了?怎麼不見有犯人或是證人在?
她隨太后拐過正座後的大屏風,就看到那裡隔出一個十平方左右的小空間,擺著幾張寬大的圈椅,並配套的小几,看起來倒是挺舒適的,便扶著太后在正中那張圈椅上坐下,自個兒往旁邊站了。
忽然人影一閃。石明倫不知從哪個黑暗的角落裡鑽了出來,提著個籃子往一旁的小几上放下,開啟一看,卻是一壺熱騰騰的香茶和四隻杯子。
太后與青雲都訝異於他會出現在這種地方。但石明倫沒有多加解釋。只是低聲道:“臣奉皇命守在前院,若有事,縣主只管叫喚。”然後就迅速從後門出去了。
太后頓時安心了許多,就算老臣們真有心為難。有皇帝頂著,又有石明倫從旁護持,想必也不會有礙了。她當初成全石明倫與姜融君,果然是好心有好報。
屏風前頭。皇帝已經下命提犯人上堂來。這來的正是楚王太妃。
她倒是個眼尖的,不知從哪裡看出太后已經到了,到了堂上。也不下跪。徑自在那裡呼喝:“姜淑卿!你躲著我做什麼?是不是沒臉見我?哈!你別得意!你從前做過的好事,如今可要真相大白了!我倒要看看,你還憑什麼坐在太后的位子上瞧不起人!”
太后臉色都變了,手緊握成拳,關節泛白。
“罪人休得無禮!”南陽王先開口了,“你接連犯下彌天大罪,如今還攀咬太后與皇上。真是膽大包天!”
“你休要胡說!”楚王太妃忽然轉了口氣,語帶哽咽,“你說我是罪人 ?'…3uww'我不過是個可憐人罷了。當年若不是姜淑卿鬼迷心竅,明明生了皇女,卻為了爭權奪位,硬逼著我將兒子換給她,假充皇子,我的親生骨肉又怎會平白無故就死在了宮裡?!饒是如此,她還不肯放過我,連連在先帝面前說我的壞話,連我們王爺都被她騙了,我兒子也將我視作大逆罪人……世上哪有比我更苦命的女子?她犯下滔天大罪,怎麼就沒人治她?!”
青雲在後堂聽得怒火攻心,什麼叫顛倒黑白?楚王太妃簡直就是明證!
太后也氣得直哆嗦,聽到皇帝回頭詢問事情真相,她就一五一十全都說出來了。當年紫光山之事,本來就是她心裡一個解不開的結,所有細節,包括楚王太妃說過的每一個字,她都記得清清楚楚,這幾年每每想起就如蟻嗜心,今晚說來,竟是字字句句都清楚明白。聽了的人都不由得想:細節這般清楚,還提供了有關人等的姓名年歲來歷職責,要查都是有據可依的,必定是真的吧?
楚王太妃卻不肯容她說實話:“你倒會往臉上貼金!若不是你逼我,我何必舍了自己的親骨肉?!當時明明是你說的,若是生不下皇子,先帝就不會為了廢后羅氏追殺你之事去追究羅家,到時候你只有一個死,還不如拼一把!我就是被你嚇著了,生怕會被羅家一起殺死,才會糊里糊塗地催生的!”
“你撒謊!”太后氣道,“這話明明是你對我說的!”
“我當時不過是一個小小的楚王妃,哪裡能比得上你是先帝跟前的紅人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