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姜五太太偏偏又是二房的媳婦。必要的時候,她可能要請太后說句話,給姜融君撐一撐腰。
龔家今日沒有昨日繁忙了。上門的客人已經少了許多,一打聽,原來龔樂林已經面聖過了,還得了新任命,是兵部左侍郎。正三品,退朝之後就去了衙門,眼下並不在家中。龔太太正忙著給送禮過來的人家回禮致謝,光是想怎麼寫帖子,怎麼備禮物,就想得頭都痛了。青雲也不欲多加打攪。打過招呼,便在龔太太的丫環領路下,直往姜融君的院子裡來。
姜五太太也在融君屋裡。她就住在西側院中,離融君的院子只隔著一個正院。青雲進門前,她正跟融君低聲說著話,但聲量不高,青雲也沒聽清她們在說什麼。似乎是融君為了什麼而難過,姜五太太正在勸她振作。杜嬤嬤也在一旁幫腔。
青雲的到來讓她們三人都吃了一驚,杜嬤嬤糾結地退到一旁,低頭不說話。姜五太太臉色變了變,站起身來:“縣主怎麼來了?昨兒不是才來看過融君麼?”融君微笑著迎上前來拉青雲的手:“我猜你一定是去姜家沒遇上五伯母,才會找過來的,你也是糊塗,那事兒我自會告訴五伯母,哪裡用得著你如此辛苦奔波?”
姜五太太怔了怔:“什麼事?”
融君便把青雲邀請她和周楠一起到莊園裡散心的事說了,道:“約定了等我病好以後就去的,我想著天氣漸漸熱了,京城不比錦東涼快,直到了那時候,日子恐怕難熬,若真要去城外,不如讓五伯母也一道去,就怕縣主不答應,因此還不敢說出口。”
青雲笑了:“這有什麼?五舅母要是肯賞光,也是我的榮幸。我已經吩咐管家打掃屋子了,你什麼時候能動身了,就告訴我一聲。趕明兒我還得給楠姐姐捎個信去呢。若只有我們三個去,長輩們興許還有話說,尤其是周家那幾位,不過有五舅母陪著,就不必擔心這事兒了。”
三人商議定了去消夏的事,青雲又跟姜五太太聊了一會兒前幾年分別後的經歷,便示意融君讓丫頭婆子們都退下去。杜嬤嬤猶豫了一下,看了姜融君幾眼,沒動。
青雲也不在意,她只是覺得一樁沒準的婚事,別讓下人知道太多比較好罷了。等屋裡只剩下四人,她就把柔君關於這門親事的介紹以及她讓婆子打聽到的訊息告訴了姜五太太和融君,然後道:“雖然五舅母已經拒絕了大舅母,但我怕大舅母不肯死心,還要再勸你們。王家的親事雖然聽起來不錯,但實際上卻有許多不足之處,不適合融君。五舅母千萬記得別鬆口,如果大舅母實在逼得緊了,您就給我捎個信,我去幫你們說。”
姜五太太十分意外青雲會說這樣的話,頓時感慨萬千,拉過她的手:“好孩子,多謝你提醒了。我回絕你大舅母,其實只是不喜歡她自作主張,倒不是覺得這門親事不好,沒想到這裡頭還有那樣的內情。若不是你,我可能就被糊弄了,指不定叫你大舅母多勸幾回,就動了心呢!”
融君抬眼看了看她,咬咬唇,又低下頭去。
杜嬤嬤則在一旁唸佛,紅著眼圈直向青雲道謝,又大著膽子試探:“縣主,我們姑娘也是姜家女兒,還是嫡出,雖說家裡不算顯赫,但論名份卻是正經的四房嫡支,身份一點兒都不比長房的姑娘們差。您……您能不能替我們姑娘在太后面前說說好話……”
話音未落,就被融君打斷了:“嬤嬤在說什麼呢?您今兒個真糊塗了!”
杜嬤嬤的雙眼頓時溼潤了:“佩姐兒,我也是為你著急呢!”
“有什麼可急的?”融君淡淡地道,“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姻緣這種事,哪裡是強求來的?嬤嬤就別操心了。”
杜嬤嬤低頭抽泣起來。姜五太太也面露黯然之色。
青雲有些糊塗了:“這是怎麼了?難道……融君是親事不順利嗎?哪一家?”
融君沒吭聲,姜五太太勉強笑道:“沒有哪一家,不過是因為她年紀大了,還未說定親事,我們心裡著急罷了。其實也是融君糊塗,總說大仇未報,不肯嫁人,在錦東也有人上門提親的,都被她推了。”
青雲恍然,笑道:“我也總被人看成是老姑娘,太后就為我發愁好久了,其實這又有什麼?遲兩年嫁人,也不會少塊肉。至於大仇,遲早能報的,融君你不必擔心,有的是人不肯放過咱們的仇人呢!”
她拉起融君的手:“至於你的親事,你也不必太擔心。好姑娘還怕嫁不出去嗎?等你病好了,找個時間打扮打扮,我領你進宮見太后去,她是你姑姑,都是一家人,原不必外道,她也早就想要見見你了。楠兒姐姐見過太后,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