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只拿客套虛話搪塞著。盧側妃微微皺眉,倒是沒有多說什麼,轉過頭去繼續奉承姜家兩位姑娘了,誇得連正主兒都覺得聽不入耳,忍不住害起臊來;而齊王妃蔣氏則忍了忍氣,沒有露出怒色,只是找藉口轉移了話題,與旁人說起了話,反推了身邊的年輕姑娘一把,讓她去陪青雲聊天。
這位年輕姑娘,可說是首席中最與人格格不入的一位了。姜家母女都是世家出身,背後還有太后與皇帝,擠在一群宗室女眷中也不算太顯眼。可這位姑娘,據說是齊王妃孃家的晚輩,因為父母雙亡,一直養在齊王妃膝下,原也是官宦世家出身,但楚郡王妃一問她姓名家世,才知道居然是齊王妃孃家二嫂子的孃家侄女,拐了兩三個彎,姓關,家世則是膠東一帶的書香人家,族裡最高出過三品官。就是她的曾祖父,但如今族人都只是做著低品階的地方官而已。這樣身份的姑娘,若不是有齊王妃發話,在這壽宴上只能坐到三等席位上去。
眾人一聽說她的出身來歷,就以為是齊王妃幽禁佛堂期間,一直有這位關姑娘相伴,因此格外偏愛些,即使明知道她身份不夠,也讓她與一群宗室女眷與皇親同坐一席,除了姜婉君偶爾還與她說兩句閒話外。就再沒人搭理她了。青雲雖與她座位相鄰。但因為不知對方底細,也懶得主動搭話,於是這關姑娘似乎就有些被冷落了。
在這種情形下,姜婉君還能時不時跟她聊兩句。可說是十分厚道的做法。但關姑娘看著年輕溫婉。穿著淺緋色的衣裙。杏眼桃腮,似乎是個好脾氣的姑娘,言行卻十分端莊嚴肅。齊王妃讓姜大太太點戲時。後者將戲單子遞給了長女婉君,而婉君又笑吟吟地問關姑娘想看什麼戲,關姑娘卻十分莊重地道:“這上頭的戲有好幾出,是我們女孩兒不該看的,姜四姑娘怎能問我呢?”
姜婉君一時有些難堪,她請關姑娘點戲,不過是順手罷了,也是客氣的意思,關姑娘既然是齊王妃撫養大的女孩兒,想必更清楚齊王妃的喜好,點的戲也能討齊王妃的歡喜,沒想到對方會這樣回答自己,倒顯得她不夠莊重似的。
姜大太太與姜柔君的注意力都在戲臺上,一時間沒聽清楚她們之間的對話,但青雲卻聽了個分明,只覺得這關姑娘是拿好意的姜婉君來反襯自己有多麼白蓮花,馬上就對她生出了厭惡之心,瞥了那戲單子一眼,便道:“這本是給太太們點戲用的單子,齊王妃請大舅母點戲,自然不會想到什麼忌諱。四表妹問關姑娘,是她多禮,關姑娘說這樣的話,倒象是在指責齊王妃做事不夠周到,把這些才子佳人的戲碼擺在女孩兒們面前了。也許你是心直口快,但你如今寄居齊王府,還要指責女主人,是不是太過不客氣了些?”
青雲說這話的聲量有些高,哪怕有戲臺上的聲音遮掩,首席上的眾位女客還是聽了個一清二楚,都有些吃驚地望了過來。關姑娘漲紅了臉,又羞又惱,更沒想到青雲居然會才見面就當著眾人落她的臉,難道先前她奉齊王妃之命討好青雲的舉動都是白瞎了不成?!
齊王妃見勢不妙,心中也在暗惱青雲不給她臉面,忙笑著打圓場:“清河縣主別見怪,蘊菁小孩子家不懂得人情世故,都是我沒教好她。”又對姜婉君道:“好孩子,你受委屈了,我替蘊菁給你賠不是。”姜婉君紅了臉,低頭小聲說:“王妃言重了,婉君不敢當。”姜大太太也笑著將話題扯開,才把這場小風波給平息了去。
只是姜大太太心中未免多想,這關蘊菁從未見過婉君,婉君還一直厚道地禮敬於她,她卻公然給婉君沒臉,莫非是知道齊王妃有意為長子求娶婉君一事,心生不忿?想來這關蘊菁自幼在齊王妃身邊長大,與齊王世子當是常見的,小兒女日日相處,生出什麼不該有的心思也是常事。以她的家世,絕不可能嫁給齊王世子為正室,莫非是嫉妒婉君?這表哥表妹青梅竹馬什麼的,可是說親人家的大忌!若婉君真的嫁入齊王府,齊王世子再納這關蘊菁為側室,日後襲了王爵再晉側妃,生個一兒半女的,有齊王妃給關蘊菁撐腰,女兒能有什麼好日子過?看來婉君的親事,她得重新考慮才行了。
齊王妃心中也有惱火,她既生氣青雲口中不留情,一點小口角就鬧得眾人皆知,害得蘊菁丟臉,不過是區區一個縣主,受了她千般禮遇,還不領情;更生氣表侄女蘊菁沒有眼色,現在是什麼時候?不好好巴結著清河縣主青雲,再為接下來的計劃做準備,反而尋那姜婉君的不是!姜婉君就算做了齊王世子妃又如何?等到大事做成,一樣可以休掉!有什麼可醋的?莫非真是為了她兒子?那可不行,對蘊菁,她可是有更好的安排的!
齊王妃心下猶豫了一陣,決定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