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雲自嘲地笑了笑,又問石明朗:“我能不能出去逛逛?去京城可以嗎?”
石明朗面露難色,似乎有些扭捏:“這個……興許……不過……”啥都沒說,但也啥都說了。
青雲只覺得無趣,又轉向趙泰昌:“莊園裡的事,是交給我做主嗎?”
趙泰昌也露出難色了:“莊上的事一向有舊例,還要供應宮中稻米……聖駕偶爾也會來。”雖然他上回來都是七八年前的事了。
青雲瞪趙泰昌:“我不能插手莊園裡的事?”
趙泰昌忙賠笑:“姑娘何必著急?不如下回見了皇上,請了旨意再說?”他收到的旨意可沒包括這點,皇帝還透過石明朗囑咐他,這位公主年紀太輕了,莊園上的事還要靠他做主。
青雲臉色又難看了些,只覺得自己新認的爹真是無比坑爹。
ps: (捂臉,今天回家晚了……)
第六十九章 計劃
趙泰昌又送上了賬冊。
這賬冊可不是莊園的收支明細,只是列明瞭青雲名下如今都有些什麼東西而已。這裡前身是沒有皇莊名號的皇莊,如今又已入冬,今年收穫的糧食瓜果花木之類的東西,都是要送去宮裡的,留給青雲的是少之又少。當然皇帝若有意補貼女兒,多留點給她,年關時自會傳口喻下來。因此,莊園的收支贏利就不必讓青雲知道得太多了,只要給她一個數字就好。
這處莊園有良田四十頃,山地果園十頃,花木十頃,總共六十頃的土地,是作種植用途的。莊園本身有二十戶佃農,專門照顧果園花木和那十畝的御米田,以及一部分田地,但總的來說人手不大充足,所以遇上重要的農事活動,就得臨時招人手。因為這個,莊園後方有很大一片田地,差不多有十來頃的大小,如今都拋荒了。從前莊裡還覺得皇帝反正很少去後莊,所以暫時空著也無所謂,現在皇帝是來都不來,這拋荒的面積就越來越大。
青雲問趙泰昌:“既然人手不足,為什麼不把地佃出去?反正莊裡本來就有佃戶。”
趙泰昌苦笑著道:“那二十戶佃農,都是皇上接手莊園時就在的老人了,信得過,手藝也好。若再招新佃農,可怎麼說東家是誰呢?況且皇上從前常來的,每次來時又是微服,護衛也帶得不多,若是周圍的人信不過,招來歹人,出點兒什麼事可就不好了。即便皇上如今來得少了,御田裡種的米還是要送進宮去的。”
青雲皺眉,若從安全方面考慮,趙泰昌這麼做也是不得已。但好好的上等良田,居然因為人手不夠就拋荒了。也太可惜!如今這都是她的產業了,她得找個時間去瞧一瞧,看能不能想個法子解決了這事才行。
除了田產以外,還有宅子。由於在皇帝即位後。陸陸續續在莊園裡作過修整,興過幾次土木,因此這莊園大體上不是按照一般的大戶人家宅院格局,反而象是園林一般。院子星羅點布。除了青雲現在住的正院是個完整的三進四合院外,另有七、八個小院子,造景不一,各有特色。都可以住人,還佈置得很舒適,如今全是空著的。每日有專人負責打掃照料。
此外。還有一個大花園,裡頭有假山有水池有亭臺樓榭,並兩個小一點的花園,一個種滿了梅花,名叫“香雪林”,另一個種滿了菊花,名叫“金秋苑”。正是她前些日子閒極無聊被人領去散心的地方——她當時還以為自己逛的是這莊園裡唯一的花園呢,誰知只是離她住處最近的一個。而其餘那些小院中或道路旁點綴的幾處山石、養了金魚的小池子、石桌石凳、竹林花叢、香草芷蘿之類的小規模園景,就不算在內了。總之,這是一處花園般的田莊,住在這裡的人隨時都能看到漂亮的景色。
青雲心中不禁暗暗撇嘴,她這位皇帝老爹可真會享受!一年只來幾次、一次住不到兩天的地方,也要弄得這麼精緻。
要維持這麼精緻的一處莊園,還真是要花不少銀子。青雲雖然看不到收支明細賬,但從總賬裡,也可以看出每年莊園能夠得到的所有收益,在扣除了維持費用以及下人們的吃穿用度後,就只剩下不到一千兩的盈餘,如今莊園換了主人後,賬面上能落到她手裡的銀錢就只有五百多兩了,實際上有多少,就更加難說。
她沒認爹時,身上好歹還有過七百多兩的積蓄呢。
趙泰昌又跟她介紹起佃戶的名冊,還有莊中下人都有些什麼人等等,又起身去叫了尺璧去傳話,命眾人前來向新主人磕頭。
青雲臉色僵直地道:“磕頭就不用了,行個禮就行,倒是要讓我認一認人。趙管事手裡有沒有他們的檔案?我是說……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