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宮裡做的細點,外頭沒有的,大公主嚐嚐?”
青雲心下訝然。她為馮吉對自己的稱呼而吃驚,大公主?說起來,以她的年紀來看。確實是皇帝的長女。聽說宮裡還有一位公主,不知現在多大年紀了?在不知道她之前,這位公主應該就是大公主吧?這樣稱呼,不知會不會弄混?
皇帝不知道她在想什麼,只是對馮吉的說法有些不以為然:“什麼好東西。吃多了也就那樣。青丫頭就嚐嚐,喜歡就帶些回去。”
青雲手中頓了頓,臉上笑容不變,應了一聲,心中暗暗有些失望。
馮吉退了出去,沒有打擾皇帝父女的談話。皇帝便與青雲拉起了家常。問起她這些年在外頭的生活經歷。青雲哪裡知道過去的事?她覺得自己沒必要瞎編,就索性老老實實地說自打十歲那年,姜鋒與魏紅綃意外去世。她大病一場後,就把前事全都忘光了,對自己的過去,她知道的全是旁人告訴的。她也把自己聽人說的事一一告訴了皇帝,倒是著重提了下姜鋒對她的照顧和用心。
皇帝聽完後嘆了口氣:“姜卿原是個忠臣。朕心裡是知道的,可惜他出身姜氏。處處為楚王太妃所制,不得已放棄了前程。但他心中知道事情輕重,對你也是真心關懷,朕心裡感激他,又怎會怪罪?好孩子,你不必擔心。”
青雲鬆了口氣,笑道:“從前我雖然不知道自己的身世,但曾經幫助過我、照顧過我的人,我都心懷感激之情。要是能對他們有所回報,自然再好不過了。”
皇帝微笑著點頭:“這樣很好。朕聽說已故曹太醫的兒子也救過你的性命,眼下還在全力鑽研防治天花之法,心中很歡喜。朕最喜歡實幹、肯幹的年輕人了。等他有了成果,朕定然不會虧待他。”
青雲原本還在顧忌楚王世子先前說過的話,擔心曹太醫過去可能幫楚王妃做過些不好的事,要是貿然在皇帝面前提起,反而會為曹玦明帶來麻煩,因此不敢輕易說他的事,沒想到皇帝主動提了,還都是好話,青雲心下歡喜,臉上的喜色也明顯了幾分:“多謝父親。”
皇帝笑眯眯地點了點頭,又問起她近幾年的生活。這方面青雲倒是有話可談,便一一說了,說到流民安置等與民生有關的話題時,她還特地說得詳細了點。皇帝聽了便道:“這樣很好,看來地方上還是有不少務實肯幹的官員的。周康從前就不錯,只是書生氣太重,遇事愛鑽牛角尖,明明做了人家的刀子,惹下大禍,他自己還不知道,只覺得自己沒錯!沒想到在地方上歷練了幾年,反而開竅了,倒也不負他父祖當年的盛名。”
青雲一聽,就知道周康將來的前程又有望了,心下也為他歡喜,不過她不便說更多的了,過猶不及,就把別的事也說了說。當然,要提她最近的生活,自然免不了提起與她身世相關的事,她就問了:“父親,我的身世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聽說我的生母是楚王的妾室,這是真的嗎?”
皇帝怔了一怔,倒不顯尷尬,只是沉默了片刻。
青雲見他不說話,以為他不願意提及這種不大體面的事,便乾笑了聲:“其實……您要是不方便說,那就算了。”
皇帝喝了口茶,放下茶碗,微微笑了一笑:“也沒什麼不方便的,這裡又沒有外人。說起當年之事,真是一言難盡。那時候宮裡還是羅氏為後,她是太后的親侄女,家族又顯赫,還為朕生了皇長子,在宮中可說是一人獨大,有時候連朕都要讓她三分……”
原來皇帝並非羅太后親子,他生母只是個普通妃子,家世一般,姿容一般。才藝一般,性情溫順低調,在宮中不算得寵,但每月也能見先帝一兩回,偶爾得些賞賜,因此在後妃中還算有些體面。羅太后原有個兒子,長到十幾歲,忽然一病病死了,據說死得有些不明不白。羅太后心中悲痛之餘,也要為日後打算。正巧皇帝的生母當時生了病。起初只是小恙,請了太醫開了藥,每日吃湯藥。不知怎的,竟越吃病得越厲害,最後一命嗚呼了。皇帝當時才五六歲年紀,不能沒有母親照顧,於是羅太后就收養了他。
五六歲的年紀雖然不大。卻已經開始記事了,宮中上下的人也都有嘴巴,自然人人都清楚皇帝不是羅太后生的,因為這個,後來爭皇儲位時,別的皇子沒少拿這事兒攻擊皇帝。但皇帝成功登基後。羅太后做了太后,就再也不許人家提這事兒了,皇帝對她又一向禮敬。久而久之,竟人人都把皇帝當成是羅太后的骨肉。羅家也是這麼想的,又捧自家女兒上位做了皇后,還生了皇長子,自以為萬無一失了。又開始盤算著要給皇長子娶一位羅家女兒做正妃,將三代後位都牢牢地把持住。三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