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曾多次向我們抱怨,嫌太子殿下脾氣古怪,老是覺得身邊的人要害他,人也不聰明,還常常跟老師們頂嘴,功課又不好。相比之下,楚王世子就聰明能幹多了。不過楚王郡主偏心自己哥哥也沒什麼稀奇的,你不必理會。”
青雲微微皺起了眉頭,問:“如果太子殿下位子坐不穩,誰會是下一個太子呢?”
“這我就不知道了。”周楠有些漫不經心,“我外祖家的人私下議論過,不少人都有可能,最有機會的就是別的皇子,可至今皇上只有太子一子存活,倒是有兩三個妃子挺得寵的,不定什麼時候就會懷上。若沒有別的皇子,那皇上也許就要過繼了。近支宗室中,好幾位藩王都壞了事,他們的兒子自然是無望的,楚王與湘王都是先帝之子,又與皇上親近,他們都有兒子,若真要選,可能楚王世子的機會大些,畢竟楚王妃還是皇后娘娘的親姐。不過楚王只有一個嫡子,若是過繼出去了,楚王府就斷了嗣,可湘王的兒子又多數不成器,難當大任,因此眾人還是把希望放在後宮娘娘的肚子上。”
青雲心中恍然。怪不得她總覺得那位楚王妃似乎行事十分囂張,恐怕不僅僅是因為有個做皇后的妹妹吧?也許跟皇宮裡的這種形勢也有關係?要是太子真的沒法繼承大統,皇帝不得不過繼一個侄子,那在皇后心裡,楚王妃所生的兒子自然是首選。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太子真的有這麼不堪嗎?只是個十歲的小孩子罷了,就算有些頑劣,又不愛學習,也是正常的吧?而且那些傳言也透著古怪。問題是,這種傳言如果是有心人所為,那多半是其他皇子的背後支持者所為,可皇帝又只有太子一個兒子,誰會幹這種事呢?
青雲猶自思考著遠方皇宮中的勾心鬥角,卻沒留意到周楠也走神了。她不知幾時已經走到窗前,望著窗外隨風搖曳的玉蘭花枝,回想起小時候,王家表哥陪她到虞山侯府的花園玩,拉著她的手在玉蘭花林中穿梭奔跑,那一天也是個美好的春日。
然而時光飛逝,如今一切都已物是人非,連虞山侯府也歸了別人……
陪伴父親上京澄清冤情時,她一直沒有機會見到王家表哥,只知道外祖父一家都深怨父親和自己不肯伸出援手,連一直站在他們那邊的母親與哥哥也沒得個好臉色。她心裡不是不怨的,便也不再搭理王家人,可等她回到清河,冷靜下來,又覺得表哥年紀尚小,不可能參與到這種事裡去,一定是無辜受累。他自小就愛護自己,處處溫柔體貼,不知此刻對她是怨……還是關懷如昔?
青雲醒過神來,見周楠正在窗邊發呆,覺得有些奇怪:“窗外有什麼東西嗎?”
周楠微微一震,回頭微笑道:“沒什麼,我只是在賞玉蘭花。好了,方才我說的這些話,你千萬別告訴人!橫豎離咱們遠著呢,不過就是聽聽罷了。”
青雲笑道:“可不是嗎?我也是當八卦聽聽。不過皇后是姜家的,朝中如果真有什麼大變動,也可能會影響到姜家。當然,我沒打算靠姜家活著,就看他們自己的造化吧。”
她還有東西要收拾,也不多待,聊了兩句閒話便回自己借住的房間去了,只留下周楠一人猶自回憶自己的快樂經歷,只是這回憶也不長久,因為家裡的管事婆子很快就找上門來,請周楠為幾件要緊的家務做定奪。周楠只能收拾心情,拋開了風花雪月,重新拾起柴米油鹽來。
青雲很快就收拾了她與劉謝二人的行裝,連劉謝兄弟劉明那邊的事也都安排過了,王掌櫃那邊也有了好訊息傳來。他幫忙找到了幾個願意做僱工的流民,大半都與青雲相熟。
其中一個就是最熟悉的張廚子和他兒子狗兒。張廚子雖然從事這行已有多年了,但廚藝其實並不十分出挑,如今同福客棧裡另有能家裡手打理廚房,張廚子覺得自己留下來沒有前途,又想為兒子謀個好前程,便想跟著劉謝與青雲走。青雲代替劉謝跟他說好了,張廚子就做劉家的廚子兼長隨,狗兒給劉謝做小廝書童,學幾個字,再學點兒待人接物的規矩,等他滿了十八歲,憑著給官員做過書童的資歷,應該可以找個不錯的差事。
此外還有一個林三,也是熟人。林家三兄弟在本地專做送客的買賣,日子過得紅火,兩個大的又已成家生子了,都打算留在清河紮根,不回西北去。但林三是單身,心思又活,就想趁著還沒有家累的時候,到外頭見見世面。他只肯籤三年的契,不過他駕車技術極好,人也可靠能幹,青雲覺得留下他是個很划算的買賣。
再來便是一對母女,母親人稱餘嫂子,是個寡婦,帶著個十三歲的女兒,名叫杏兒。青雲也認得她們,雖然不算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