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桓生性原較軟弱,並無定見,被她氣勢所懾,輕輕一嘆,道:“朕何嘗不想誅六賊,只是太祖遺言的確如此,若朕違反遺命,將來如何向後世交代,三位既然想辦此事,總得替朕想個法子吧!”
趙楷自知太祖有此遺訓,然六賊不除,無以平定民怨,心念轉處,忽有想法,道:“皇上可將諸臣放逐,我等暗中跟去,找機會收拾便是。”
趙桓目光一亮:“好辦法,只要放逐他們,依其作惡多端,遲早將遭受報應!”擊掌一笑,道:“就這麼辦!”
蘇小鳳笑道:“皇上總算暗露智慧!”
那句“暗露智慧”倒讓趙桓頗為玩味,不知是褒亦或是貶。
太常少卿李綱道:“皇上既忌於太祖遺言,可先從內宦下手,畢竟他們稱不了大臣,頂多只是閹官!”
趙桓道:“有道理!尤其那李彥、梁師成,當年竟說太后有痴呆症,簡直是侮辱!定要賜死他們!”當時亦包括童貫,然童貫仍跟在趙佶身邊,只好暫時不提。
蘇小鳳道:“那好啊!趕快賜死閹官,也好為天下人出口氣!”尤其梁師成竟然自認蘇軾私生子,那簡直是蘇家恥辱,不除他,難向蘇家祖宗交代。
趙桓雖對蘇小鳳雖有膩怨,然在她眼前,總不願讓她看扁,尤其自己又繼位皇帝,怎能輸予鄆王,遂道:“朕必讓你如願!”
蘇小鳳、趙楷、李綱這才滿意告別而去。
趙桓痴坐片刻,自己雖貴為皇帝,然自出生到現在,倒也未害過一條人命,此時竟然要賜死他人,心神頗為不安,然既已答應蘇小鳳,豈可反悔?否則必讓她真的看扁了。掙扎中,又將白時中,李邦彥兩宰相給宣來,討論此事。
那李邦彥外號“浪子宰相”,當年曾混過江湖,自有市儈江湖味,他最忌那閹官李彥,竟和自己名字一模兩樣,居中只差個“邦”字,此若江湖名號,明明有個翻江龍,偏偏另有個搗江龍,聽來忒也刺耳,他早想除去李彥而後始暢快。遂道:“皇上賜死臣子,天經地義,何況李彥斂財無數,死有餘辜,需知對敵人仁慈,即對自己殘忍,皇上若不賜死,日後將被拖累!”
趙桓道:“說的也是……”低頭沉思,道:“那梁師成呢?他原受太上皇寵愛,若貿然收拾,恐不妥吧?”
白時中道:“可找藉口,讓他出宮,自有仇家收拾他,且皇上應做得無聲無息,自無他人怪罪!”
趙楷已無定見,道:“你們擬個方案就是!”
兩相受重用,心花怒放,此時正是剷除舊勢力時機,立即研商,擬除二賊計策,趙桓同意執行。
當日,大內總管李彥立即被殺,且抄家充公。由於事出突然,李彥未防備而潛藏財寶,其雖極度揮霍奢華,然搜得金銀竟達幾十萬兩之多,珍寶古董更不計其數。至於田產亦全數沒收。
至於梁師成,則暫未動他,找得時機,且讓他傳令出城,再暗中派人刺殺便是。
而那蔡京竟然先行逃出汴京城,暫不追究。未及逃走者只剩朱勉、王黼,則照太祖遺命及徽宗告戒,不殺人,但貶逐。朱勉貶至江南為庶民,王黼則除去所有虛銜,放逐永州。與王黼有宿怨之開封府尹聶昌,派遣高手追至雍丘南面輔固村,宰是王黼,一代奸相終結束罪惡一生。
欽宗當然不願承認誅殺大臣之責,皆以王黼遭盜匪劫殺傳之。但奸相一除,百姓大快人心。
然潰敗宋軍不斷湧逃四散,金軍衝破黃河防線終被證實。任誅得奸賊,亦只是短暫暢快。激情過後,百姓仍慌亂難安,棄城棄家逃難,到處可見。
京城再次陷入恐慌之中。
……………………………………………
本書由www炫87book書com網提供下載
第一章漢奸難為
金軍已迫近汴京城百里之近。
欽宗趙桓已坐立難安,復找來大臣,商量對策。
那宰相白時中、李邦彥見及數十萬金軍不費吹灰之力即已攻破黃河,梁方平、何灌落荒而逃,勤王之師又未到來,京城何以再戰?終極力勸得趙桓暫棄京城,西遷洛陽,待勤王人馬到來再反擊為是。
東宮師保唐恪、耿南仲和趙桓亦師亦友,兩人早以京城為家,不捨棄守;且兩人既為人師,當有教誨之責,故力勸趙桓親征黃河,以阻擋金軍入侵。
趙桓豈有此膽量,直道將做仔細考量。
至於太常少卿李綱則極力爭取守住京城,以逸待勞,打持久戰,必能成功。道:“金軍千里迢迢出征,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