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3 / 4)

小說:劍證諸天 作者:淋雨

平的劍術實力尚略遜元宗半籌,以墨子劍法守禦,一時間竟攻之不下。

由此可以看出,墨子劍法的強大,已經到了無視使用者自身修為的地步,不需完全領會其中劍意,按照招式施展就有打高一線的實力。

墨子劍法中的劍意已然合道,切合了天地之間實際存在的法理,成為了一種實際存在的東西。就如重力加速度會增加勢能一般,墨子劍法只需比葫蘆畫瓢,將劍勢展開,裡面蘊含的墨子劍意自然從中顯現出來。

嚴平僅僅施展墨子劍法,導引出內在的墨子劍意,就可抗衡君莫問的無上劍意。從中可推知當年創出此劍法的墨翟修為之強,境界之高,甚至不在覆雨劍浪翻雲之下。

不過,君莫問的劍法畢竟已到了萬法歸源,大道至簡的境界,隨手揮灑,每一劍既無定式,也無連貫可言,紛紛雜雜,彷彿不通劍術的小孩子隨手亂揮一般。可雜亂的劍式中又似蘊含天地的流動軌跡,玄妙莫測,不容小覷。

即便墨翟重生施展的劍法,盡演劍意,面對君莫問的凌厲劍意攻勢,守得再完美無缺,也只是防守而已,免不了被推平的命運。

“嚴平若技止於此,最後只有身死一途,而且是逃無可逃,避無可避的必死之局。可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以嚴平趙墨首領的身份地位,能傲王侯,慢公卿,榮華富貴唾手可得,怎麼可能捨得死呢?應該早已思退才是。”

君莫問心中不解,別看嚴平此刻守的滴水不漏,借墨子劍意封死了他劍意侵入,但同時自己也泥足深陷。沒有真正擊破君莫問劍意,逼退的劍意不曾消散,反而包圍住嚴平,封死了退路。

“嗯?”君莫問感到了異常。

破碎虛空的境界,對天地元氣的把握已經超出世俗的想象,由內部勉強幹涉變為外部精妙駕馭,不是同一個次元的。是沒有破碎過虛空的武者無法想象的層次,劍聖比較,都是大人和小孩子的差距。

君莫問察覺到戰局內的元氣異常,元氣流動凝滯了許多。心念一動,靈覺看透虛空,明白原因後,不禁失笑起來。

君莫問不想以力壓人,沒以劍聖修為借天地之力為己用,直接用磅礴勁力擊潰嚴平防禦。

將自身實力壓制在劍宗境,只憑本身真氣對敵,只為了盡窺墨子劍法奧秘。

可他不借天地元氣對敵,沒想到嚴平倒借用天地元氣了。

嚴平僅劍宗境界,沒能力運用天地元氣,但墨子有能力。當嚴平將墨子劍勢展開道極致時,引動其中的墨子劍意顯現。藉助墨子劍勢調動起天地元氣,間接呼叫天地元氣對敵,封鎖了君莫問的劍勢。

天地之間的元氣,存於每個人的上下四周,沿著特定的元氣脈絡流動不息。

嚴平的境界修為,即使借用了墨子劍意,仍不足直接將呼叫的天地元氣為攻擊力,可影響元氣的流動,以天地大勢壓迫圍困對手。君莫問感知到,嚴平的墨子劍勢影響了天地元氣流動,變成了囚籠,困住了他的劍勢。

“墨子劍法比想象中更強大,幾乎不遜色浪翻雲的覆雨劍法。”君莫問對墨子的成就讚歎不已。

墨子劍法以不攻為名,防守著稱。可有道是,世上沒有攻不破的堡壘。

春秋以來,諸侯並起,百家爭鳴,龍蛇起陸。若墨子劍法若只以精妙的防禦招數為本,久守必失之下,如何經得起大爭之世的風浪。學說能夠流傳後世,不僅要有思想理論上的驚人成就,還需能將理論傳播開來的武力支撐。

墨子劍法若僅僅只有守禦,就算蘊含天地至道,精深玄奧,在以武力論勝負對錯的戰亂紛爭之世,沒有實用性,不能自保殺敵,如何可以傳承下來?

這個世界上,一時的潮流,無數人跟風而隨,但無論多麼浩瀚的潮流,終究只是一時流行而已,真正能亙古不變,流傳後世的,只有實用二字。

如明清“八股取士”制度,沿行數百年不絕,即便無數學者大儒深明其害,禁錮思想有甚於焚書坑儒,但作為大統一帝國不可或缺的制式教育結構,卻一直流傳了下來。到了未來素質教育時代,仍脫不了八股文的窠臼。

原因何在?無需取證,不必論斷。原因只有一個,因為它……實用!

墨子劍法若僅僅只是防禦,絕對不能傳承百年光陰。

墨子劍法的中心並非是守,而是困。

嚴平此時施展的劍法盡顯墨子劍法奧義,與其說是守禦劍勢,不如說是圍敵困勢。看似防守,劍勢展開之後,反將對手困入牢籠。

墨者的非攻之道,歷來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