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林白這場病,其實還生得挺值的,這些日子著實叫他過夠了休養生息的癮!
雖然確認了林白的身體並無大恙,但劉蕙芸也沒著急返回燕京,而是選擇多在自己兒子身邊待一些日子。這些年來,林白整日世界各地的跑,停留在她身邊的時間可謂是少之又少。
雖說有林白帶回來的靈藥滋潤身體,但劉蕙芸還是覺得自己的身體狀況一年不如一年。人年紀一大,就愛胡思亂想,即便是有小景行和小利貞這倆活寶孫子陪伴,但她還是著實是有些怕在自己生命的最後一段歲月裡,兒子不能陪在自己身邊。
華夏有種說法,叫養兒防老,劉蕙芸也明白,林白的情況和那些普通人不同,自己也不能強求他太多。而且未來的事情,誰也不能提前預知,所以能抓緊一些時間,就努力把握。
這些日子來,林白的伙食,都是由她親自下廚。縱然是李嘉程怕她辛勞,請來了一位大廚幫忙,也被她婉言謝絕。和那些外國佬不同,華夏人對感情的表達很含蓄,尤其是劉蕙芸他們這老一輩的人,很多時候,那些不能言說的話,都習慣放在食物中來表達。
這種替兒子下廚,做他愛吃飯菜的感覺,對劉蕙芸而言很好,就像是時間回到了二十餘年前,每當林白從茅山回到家中後,大口大口吃著自己精心準備的飯菜時候的感覺一樣。
林白也很清楚,在劉蕙芸眼中,不管自己如今是不是做爹的人,也不管自己究竟是娶了幾個媳婦兒,自己都還是那個急匆匆從茅山趕回家中,只為吃一頓熱氣騰騰飯菜的少年。
所以這些日子,每次吃飯的時候,林白都是如上戰場一樣,吃得是大快朵頤,滿頭大汗。
而每當這些時候,劉蕙芸眼中的神色,就變得愈發慈愛。
不僅僅如此,在林白精神稍稍好轉了些之後,劉老爺子就打來了電話。在聽老爺子訓斥了幾句後,林白有些委婉的表達了想要一家老小回茅山過年的想法。出乎林白的意料,劉老爺子答應得非常爽快,在電話裡面就直接拍板,商定好等林白身體好轉,就在茅山相聚。
老爺子這爽快利落的態度,叫林白喜不自勝;但卻叫燕京劉家的上下老小心裡犯了難。老爺子早過了期頤之年,身體也是一年不如一年,燕京到茅山雖然不算遠,但一路舟車勞頓,對老爺子的身體卻也是不小的傷害,萬一鬧個頭疼腦熱的也不好處置。
但對於劉家上下的這些懷疑,劉老爺子只用了一句話就給抹去了:老子年輕的時候,兩萬五千里長徵都走過來了,就燕京到茅山這麼點兒距離,難道還能難倒自己;而且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從李天元仙逝之後,林白已是許久沒回山祭拜,老劉家不能幹這種沒心沒肺的事!
當然,還有一個最重要的理由,劉老爺子只是埋在心裡,並沒有跟外人提半個字。老人家著實想看看,到底是什麼樣的山水,什麼樣的人物,才把林白變成了現在這模樣!也想弄清楚,究竟是什麼樣的奇人,才把他這個外孫,調教得這樣趁他心意。
回山過年這件事情定下來,林白心裡的牽掛便頓時消減了許多,心情也變得分外舒暢。
但天下沒有完美的事情,雖然最近日子過得頗為舒心,但也不是沒有叫他悶悶不樂的事。
一則是在身體好轉之後,他便以秘法推算那道天道威壓的下落,但不管他怎樣推算,窮盡心力,都找不出分毫天機,根本無法察覺那遁去的一究竟是去了哪裡;二則是,他竟然連孫潤一那小子的下落都沒查出來,並且按卦象來看,那小子很有可能會和自己再有交集……
但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孫潤一和遁去的一之間,並沒有什麼牽連。這便也讓林白放下了心,就算以後真是再有什麼牽連,就孫潤一那幾把刷子,也翻不起什麼浪花。
這兩者雖然叫林白不爽,但實際上讓他悶悶不樂的原因,主要還是因為第三件事情。因為劉蕙芸在港島的緣故,幾女陡然變得內斂了許多,根本不給林白任何一親芳澤的機會。每每林白想要動用祿山之爪,大快朵頤的時候,幾女便會以林白身體沒康復為藉口,推脫過去。
看得到,夠得著,偏偏卻吃不到。尤其是每天在跟前繞著轉悠的,還是幾名風姿萬千,千嬌百媚的可人兒,這種貓爪貓撓的感覺,任何身體健全的男人,都無法忍受!更不用說,林白這傢伙在經歷了九紫右弼桃花陣後,在那方面的需求,還要比常人更強一些。
在後花園躺在躺椅上,曬著太陽,林白覺得自己已經如同七八十歲,全身上下再沒半點兒荷爾蒙分泌的老人家一樣。他覺得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