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紅牛對瑞典紅牛事件作出回應:紅牛事件發生後,中國公司多方諮詢泰國總部和其他海外機構得知,迄今為止,未收到瑞典官方任何通知,亦未收到任何扣壓和禁止市場銷售的正式文字。值得一提的是,有關紅牛飲料致人死亡的訊息是美國ABC公司報道的,但是紅牛進入美國4年多,美國食品與醫藥管理局(FDA)從未收到任何相關的投訴,紅牛飲料仍然照常發售。另外,紅牛隻是死者生前使用的食品之一,報道是建立在假設基礎之上的,因此具有不確定性。
除了開展積極的溝通策略,紅牛維他命飲料中國公司在產品營銷上也展開了猛烈的攻勢:加大在電視、報紙等各個媒體板塊的宣傳力度,針對瑞典事件,突出功能性飲料提神醒腦、補充體力的作用;打出感情牌,紅牛公司專門製作了一批戶外遮陽傘分發給報攤,一舉兩得,既做了廣告又送去了夏季清涼,讓消費者倍感舒心。
由於紅牛的積極危機公關,紅牛並未在中國跌破相,銷售業績也沒有出現危機預測中的銳減,有些地區甚至有所上升。著名企業危機管理與公關專家奧古斯丁先生曾這樣詮釋危機:“每一次危機的本身既包含導致失敗的根源,也孕育著成功的種子。發現、培育以便收穫這個潛在的成功機會就是危機公關的精髓。”紅牛做到了,不但成功化危為安,還化危為機,在危機公關上更上一層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