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管吃又要給錢或者給糧的流民,只需要給口飯吃就行的前匪寇們毫無疑問才是真的廉價勞動力。
而且因為他們手上或多或少都沾了無辜之人的血,白慶之把他們派到居庸關外修築新的關卡,他們要是萬一被胡人偷襲出現傷亡,白慶之也不用承擔來自自己良心的隱約譴責。
當然,這並不是說白慶之就不管他們了,事實上白慶之是有派駐定北軍將士負責守衛工作的,他們一方面要防著這些匪寇逃跑,一方面也要防著胡人突襲。
只不過戰爭這種東西吧,真打起來要死人的時候,那刀槍箭矢什麼的,它可不會分辨你到底是不是定北軍將士。
一方得人,一方得財,合作愉快的定北軍和謝氏精銳在戰事結束之後,各自帶著自己的戰利品回了屬於他們各自的勢力範圍。
至此,李璟和葉安瀾的北伐工作就算是徹底結束了。
至於北境,那塊地方謝淵已經說過了,他在全國大一統之前是不會主動去碰的。甚至等到將來時機合適,他也不會選擇用大兵壓境這樣的方式統一北境。
李璟和葉安瀾都清楚,這是謝淵對白慶之和定北軍表達敬意的方式。
對此他們是沒有任何意見的,所以不管謝淵麾下的少數派如何嘰嘰歪歪,葉安瀾和李璟都沒有聽他們的。
兩人一板一眼執行著謝淵的命令,一點兒不多、一點兒不少的完成了謝淵下發的版圖擴大任務。
再然後,這兩個人隨身帶著厚厚的幾本賬冊,快馬加鞭去了原本屬於王氏的地盤去跟謝淵會合。
他們趕到時,謝淵正好收到了來自朝廷的第三封招安文書。
經過數年的彼此征伐,那些因為種種原因成不了氣候的義軍勢力,都已經被如今剩下的四大巨頭給消滅掉了。
所謂的四大巨頭,除了從東邊發家的謝氏謝淵,還有和謝淵一起吞掉了之前那個王氏的秦氏秦崇義,以及原本是鎮守西北的大周武將的裴氏裴元江、盤踞西南且與大周皇室有點兒親戚關係的趙氏趙宗榮。
第367章 四大反王
秦崇義出身官宦世家,有個和王氏之主一樣的毛病——愛美人兒。他的那後宅,比王氏之主的還要更亂一點兒。
之所以王氏之主的後宅出了毛病,他的沒有,是因為他有個超級厲害的原配夫人。
他的這位夫人雖然自己沒能生下嫡子,但卻把秦崇義的一位庶子當成嫡子養在了自己名下。
秦崇義後宅雖然美人兒無數,但卻硬是沒有一人能在秦夫人的眼皮子底下再給他生出兒子。
他成婚至今二十餘年,膝下明面上依然只有他那個以庶充嫡的一根獨苗兒。
盤踞西南的趙宗榮今年四十出頭,他生父是當地大族的嫡系子弟,母親是宗室女,亂世到來後,他憑藉著自身的雄厚背景,一點一點佔下了西南的廣袤土地。
至於佔了西北的裴元江,這位是四路反王當中年紀最小的一個,而且他還跟葉安瀾有點兒九曲十八彎的淵源。
他出身武將世家,祖籍京城,他祖父原本是老平西侯帳下心腹大將。
老平西侯過世之後,他們一家一直被新來的西北軍統帥打壓、排擠。
他祖父無奈辭官、鬱鬱而終,他父親卻先是偷摸兒把家眷接出京城,然後又拉起了一支隊伍,和朝廷派去的新任統帥對著幹。
新任統帥被弄死後,裴元江的父親並沒有繼續征伐其他義軍勢力,他固守西北,和定北軍的白慶之一樣,開始專心抵禦外敵。
不久之前,這位可敬的裴將軍因傷過世,裴元江臨危受命,接過了父親手中權柄,成了四大反王中年紀最小的一位。
他接任不久,朝廷就給僅剩的四路義軍全都送了招安文書。
他們倒不是天真的以為這四家都會接受招安,送招安文書,朝廷其實也是抱著“萬一呢”的念頭。
他們想要兵不血刃的解決國內的反叛勢力,如果有人接受招安,有人拒絕招安,那他們就讓接受招安的去打不接受招安的。
如果天上下紅雨,太陽從西邊出來,這四家出人意料的全都願意接受招安,那他們就把這四家全都派去打南蠻、北胡、西夷以及東邊的海盜倭寇啥的。
總之就是讓他們彼此內耗或者去和外敵對耗,這樣京都的危機自然就會迎刃而解。
大周朝的掌權者們確實打得一手好算盤,可問題是,那些能夠在亂世當中活到最後的義軍首領卻也不是好糊弄的。
朝廷此舉到底是個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