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部分(1 / 4)

小說:從金庸武俠開始 作者:千頃寒

鴻鈞似乎知道林恆所想,又道:“你有所擔憂,很好,卻也不必。天地也許會變,可這是天地成長的必然。也是眾生成長的必然。對爾等先天生靈來說,也許無法接受天地由先化後,可對後天生靈來講,這是他們的一次成長。是對天地的探索。當一切成熟,天地自然會迴歸本我。”

鴻鈞的話,別人也許不明白。可林恆卻知道,因為他來自後世,自然知道後世的一切。在現代。修煉也許消失了,可這種知識,各種對自然的探索卻喧囂紙上,現代人又哪個不是大道理一身的,林恆開始就是如此。這也讓他有很廣闊的眼界,這對修煉者來說,是利大於弊的。

現代人,也許不認同天道,可你不能不認同自然。隨著這種認識的加深,人的精神必定會得來昇華,也許這需要很久,可讓現在的林恆一想,很久?多久?一千年?兩千年?還是三千年?這點時間也叫久。

‘真笨啊,還是陷入了思想誤區。’搖搖頭,林恆暗罵了自己一句。

他如今,雖然斬去了未來,可記憶畢竟在,考慮事情時也會帶上威力的記憶,這就讓他多少帶有現代人的思考方法,而忽略了他如今的不同。

縱觀現代發展,才幾千年而已,這點時間對林恆這等人來說,根本就不算什麼。所以,他完全不比自找麻煩。不過現在既然來了,那一些事情也要問個清楚。

思緒攪動間,林恆開口又問:“敢問道祖,天地大劫到底為何?”

在後世,有關天地大劫說的很多,最普遍的觀點自然就是因生靈脩煉,導致天地靈氣不夠,以致發生劫難,反補天地。

可是,後天大陸前,天地並不缺靈氣啊。在林恆看來,與其說是靈氣不夠,還不如說是因果糾纏下的必然呢。

還有一些其他的說法,像什麼三才劫難一說,三災九難之說,林林總總起來,就讓林恆產生了疑惑。來到這個世界後,他也仔細思考過,也算得出了一些自己的觀點,可是否正確,他需要得到鴻鈞的親口回答。

鴻鈞似乎沒有隱藏的意思,他看著林恆道:“道生於虛無,自發運轉,當空間、時間交匯,混沌誕生,其後有三千魔神衍化生死。後,盤古開天,是為第一難。此之劫為道劫,為道成長之必須。用我們的話來說,這就是開天之難。”這兩句,林恆都懂,可後面一言,卻是超乎了他的意外。

“第二難,自天地生而始,終於聖人出。”

聖人出!林恆瞪大了眼睛,急急問道:“道祖所言聖人是代表道祖,還是包含了其他聖人。”

“此聖為天定之聖!”鴻鈞解釋了一句,林恆也明白了,那就是包含鴻鈞分發的所有聖人,這就是天定聖人了,至於剩餘的聖人,卻在於他們自身的爭奪,也就是所謂一線生機。這一線生機在所有生靈身上,誰能夠得到,就看他們自己的努力了,林恆也包含其中。

可,第二難是不是代表的劫難太多了?三族、道魔、巫妖,都包含在這第二難中?

他問出了自己的疑惑,鴻鈞也答了一個字——是!

開天第一難,天地由此而生,道由此昇華。

開天第二難,道歸一,一化二,二化三,三成萬物,故有三災,為三族、道祖、巫妖。三災中,又蘊含無數劫難,如三族對洪荒之徵伐,魔教對洪荒之殺戮,妖族對人族是屠戮等等……這都包含在了三災之中,對天地造成極大影響,刺激道與天地的成長。

開天第三難,百族橫行,三千大道歸於世間。說白了,就是天道把自身總結之道用於實踐,這實踐者就是人族與其他種族了,人族可成主角,那也是自然而然的發展。這種劫難最大的表現便是道之修煉更加簡單,可謂人人可見道,至於能否悟道,那就看個人資質與機緣了。用林恆的話就是先天話後天。

這三難就是道成長的過程,畢竟的三難,就如人一般。人出生後,成長,認知、學習、經歷,這三難就代表了這裡。

前面林恆說過,這洪荒是一個永恆世界,所謂無量量劫也只是天道的重新孕育,說的便是三難後的最後一難,天道重新孕育,就如人經歷了萬千事物後,自發成熟起來,用修煉者的話來說,我需要閉關。無量量劫,便是天道成熟了,要閉關蛻變,此時天地法則大亂,無量量劫自生。

可是,這不代表天地的毀滅,而是代表天地的新生,不過生成如何的天地,還需要聖人把關、控制。鴻鈞說天地大勢不可改,說的就是這個天地成長的過程。因為這就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便是林恆有未來記憶,也不可能改變。而小勢可改,說的便是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