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和威爾士去爭搶中場的主動權,把對方的精力拉扯到中場,不能讓對方隨意攻入己方腹地。
那麼就要依靠中場球員了。
“杜明陽、武磊。”萬勝點出了兩個球員的名字,“你們一定要隨時注意站位,不能太靠前,也不能太靠後,以張修為為基準。”
這就是萬勝的策略。
想讓中超,或者說低階聯賽效力的球員,擁有超強閱讀比賽能力,是非常困難的,他們不可能快速適應,只能找一個‘基準’的球員。
論起實力而言,張修為並不突出,但他是一個後腰,大部分時間都在中後衛前面,只要看好張修為,三人形成三角站位,就肯定不會出現太大問題。
這一直是萬勝的戰術構想,平日訓練的時候,也不斷讓中場三人配合,但一直到現在,球隊都沒真正實踐過戰術,這一次要和威爾士爭奪中場,就必須讓中場球員發力了。
“我們不需要攻的太靠前,只是把陣型向前移,給他們一種,我們要打對攻的感覺,但還是要隨時注意防守,我們要在中場牽扯他們的精力,這樣才能把防守做好,否則光靠人數堆積,我們很難守過90分鐘。”
陣型靠前也意味著會增加攻勢,萬勝也是這麼打算的,足球比賽裡,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到現在球隊要改變策略了,否則威爾士全無顧忌的發動進攻,對球門的威脅實在太大了。
就說完戰術,球員們消化一陣子,時間就差不多了。
兩隊球員重新站在比賽場上。
隨著主裁判一聲哨響,在觀眾席球迷的加油助威聲中,下半場比賽開始了。
第十七章八強,對手德國!
在中場休息的時候,科爾曼要求球員們,要堅持上半場的打法,一直用進攻壓制中國隊,從而儘快找機會扳平比分。
威爾士也是這麼做的。
下半場才一開場,他們就把陣型壓到前場,準備對中國隊球門進行圍攻,可當他們這樣做的時候,卻發現沒有那麼簡單,因為中國隊也壓了出來,最明顯的是,中國隊把防守放在中線後方,而不是上半場時的禁區前沿。
中國隊在面對威爾士進攻時,也表現的很強硬,他們不斷在中場位置開始拼搶,找到機會就打上一波反擊,本來這種打法,讓威爾士覺得更有機會突破,可他們很快發現,對方的中場還是非常強硬的,也不是胡亂的上去搶球,而是踢的有章有法,當中國隊拿到球的時候,一點都不慌亂,他們的幾個中場,會進行不斷的傳遞,把球傳到安全位置,威爾士再想搶下來就不容易了,他們只能面對中國隊的反攻。
很快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