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要統治人民,必先用言辭對人民表示謙虛;要領導人民,必須將自己的利益放在人民的利益之後。所以,聖人統治人民於上,人民並不感到有壓力;領導人民於前,人民並不認為有障礙)–––––––此統治策略是以“上民”、“處前”的不平等為前提的。一切都是騙局。
“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天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一個好計程車兵並不一味逞武,善於作戰的人並不表現出他的憤怒,會打仗取勝的人並不跟敵人周旋,善於用人的人對人態度謙虛,這叫做不與人爭的德行,這叫做利用他人之力)––––––––“用人之力”是中國謀略的核心,也是中國武術的竅門。
“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我不願採取攻勢而情願採取守勢,我不願前進一寸而情願後退一尺)–––––––中國的謀略是後發制人,在原子彈發明之前,它比西方的先發制人更加厲害。
“抗兵相加,哀者勝矣”(兩軍對壘時,悲憤的一方獲勝)–––––––以氣勢、意志、心戰、同仇敵愾的教育、政治思想工作獲勝,而不是唯兵器獲勝。
“夫惟無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聖人被褐懷玉”(由於世人的無知,所以他們不瞭解我。瞭解我的人太少了,能效法我的人更難遇到。因此聖人往往是穿著粗衣,卻懷揣著美玉)–––––––中國的聖人是神秘莫測、窮困潦倒的。
“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人民陷於饑荒,是由於衣租食稅的人太多,因而陷於饑荒;人民難以統治,是由於統治者巧取強為,因而難以統治)–––––––老子強烈地反對剝削壓迫,嚮往公平、太平之世,可是又拿不出具體的辦法,只有平均主義、矇昧主義一途。這種浪漫主義傳統延續了幾千年。
“兵強則滅,木強則折”(軍隊逞強,就會覆滅;木頭逞強,就會摧折)––––老子深刻認識到強弱的辯證法。可惜的是,統治者不會聽他的。(舊)中國的軍隊、官府從來是逞強欺民的,只有老百姓倒是不逞強,避強就弱,表現了老百姓的善良、憨厚兼懦弱。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國小人希,即使有各種器具,也不使用;使人民不輕易冒險,不向遠方遷移)“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各小國之間踮腳可望,雞鳴狗叫的聲音互相聽得見,人民直到老死,也互不往來)–––––––小農經濟必然自我封閉,自給自足,守土重遷,沒有商品交換,沒有技術、資訊交流,人民老死不相往來。這是中國五千年社會的寫照。
老子其人
老子(約公元前600…公元前500)春秋時思想家,道家創始人。
諡曰聃,姓李名耳,字伯陽,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東太清宮鎮,古屬亳州譙城)厲鄉曲仁里人,做過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書的史官),孔子曾向他問禮,後退隱,著《老子》。
一說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萊子。《老子》一書是否為老子所作,歷來有爭論。《老子》以“道”解釋宇宙萬物的演變,以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為客觀自然規律,同時又具有“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恆意義。《老子》書中包括大量樸素辯證法觀點,如以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兩面,“反者道之動”,並能由對立而轉化,“正復為奇,善復為妖”,“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又以為世間事物均為“有”與“無”之統一,“有、無相生”,而“無”為基礎,“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深刻影響,其內容主要見《老子》一書。他的哲學思想和由他創立的道家學派,不但對我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而且對我國2000多年來思想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注:《老子》一書也稱《道德經》。(《道德經》是後來的稱謂,最初老子書稱為《老子》而無《道德經》之名。其成書年代過去多有爭論,至今仍無法確定,不過根據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簡“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