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可規其尺度,豈不甚好?”
“君子道者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以仁禮教化,君子何慮失之尺度?”
“哎,小人固言利,君子固言德,然天下之大,君子幾何,小人幾何。小人得其利而天下安。可見君子不易,不如以法規小人,以安國。”
“子曦此言,難不成吾等也不算君子之列嗎?”
“非也,非也……”
漸漸的,這論道反成了宋子文和伍子曦的二人之事。其他人一來無二人才思泉湧,二來多有顧慮,倒不似他們不管不顧,敢於言表。特別是,伍子曦,明明一副悖於當今治世的大膽言辭,還敢說的切切。
“君子不憂不懼,反省自躬,無所愧疚,不知又有幾人能做到?”
九姬倒不是要幫伍子曦,而是實在受不了宋文玉及一幫酸腐儒生之談。更何況她本就不信什麼孔孟之道,還曾經捧著書本,當笑話看。
“誰?吾等在此品茶論道,何人喧譁?”
這一幫學子,多是世家公子,即便不是也如宋文玉那般,是做學問至上的那種。自然不喜外人無故插言,視為無禮之舉。更何況,從聲音上斷還是一女子。
“小女聽說諸位公子於珍園品茶論道,忍不住來聆聽一二,卻不想除了伍公子,皆是迂腐之輩。可嘆,可嘆。”
在外之時,九姬總將帷帽帶的嚴實,倒不是緊守什麼德容。而是為了省去不少麻煩,比如說此時旁人窺探的目光。
饒是那些公子們飽讀詩書,可畢竟年輕氣盛了些,為人處世還不夠圓滑,聽了九姬直截了當的輕視之言,難有幾個能維持住好脾氣。當然,大多隻是面露不愉,只一人大聲喝斥了句“無知婦孺”。
九姬順著聲音望去,果見一獐頭鼠目之輩,從聲音上辯,該是那最初說“君子三畏”的齊姓之人。九姬懶得理睬,冷哼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