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部分(2 / 4)

小說:太平裂碑記 作者:九十八度

!庫哿思,你若敢將此事外傳半句,朕不會對你容情!」

說完,拓跋燾大步跨出書房,連頭也不回了。拓跋齊怔立在地,現在拓跋燾滿腦子都是長生不死,根本聽不進任何話,甚至勸他理智一點的人,都會被視為別有居心,死亡的威脅,真的能令英主變暴君?

而立在一旁的太子,也有點驚慌,道:「叔叔,皇上真的會……會有大變嗎?」

拓跋齊收拾起紛亂的心,道:「太子請寬心,皇上或許是太累了,所以才……」

拓跋晃嘆道:「這真是怪力亂神,昔漢武帝屢次受妖道所騙,甚至不惜殺害太子,興巫蠱之禍,孤以為那是書中的事,常笑漢武帝一生英武,唯有晚年不智。想不到,今日卻……」

後面的話他也不敢多說,想不到拓跋燾年紀輕輕,也信起這個來,怎不教他們痛心!

拓跋齊安慰道:「或許皇上是心神不寧,讓國師為他除祟安心也好。」

太子畢竟年幼,有想法不吐不快,道:「國師設壇作法,這本來是投民間愚夫愚婦之所好,為安民心也就罷了。我大魏國人世世信奉世尊,修來世業報,實在不應該降格迷信,也跟百姓去相信那些江湖妖道!」

拓跋齊道:「這……信仰自有道理,國師能安天下之心,太子不必耿耿於懷。」

拓跋晃道:「等我登位大寶,我一定要恢復佛教,屏棄道教!」

直到出宮,拓跋齊心情仍十分沉重。雖說齋戒不朝,不是什麼大問題,但是拓跋齊總感到哪裡怪怪的,讓他非常不安。就算是寇謙之要使弄法術,變什麼花樣好了,那也只能求他一身的富貴,其實是起不了危害國家的作用的。

但是,多少朝代都因術士的使弄,而造成朝野不寧。他以為那是離他很遠的史書上的昏君如此,作夢也沒想到皇上也會做這樣的事。

拓跋齊嘆著氣,以前他以為寇謙之是個正派的人,現在,他卻不敢這樣把握了。

拓跋燾經過七天的齋戒沐浴,恭恭敬敬地前往天師觀。這七天以來,天師觀也大肆整修,多了許多秘密的佈置與陳設,包括整個天壇的上方,都圍上了重重紫紗,變得非常神秘,外人無法一窺究竟。

在覆滿了白紗白帳的道路中,拓跋燾親自以雙足登上數十層高的天壇。以往是軟轎抬上,但現在誰也不能靠近天壇,以免世俗之氣汙穢神仙。拓跋燾向來身骨強健,這數十層的階梯,他硬是一級一級,拾步而上。

登上天壇之後,高曠的四面八方都被紗帳遮住了,根本就看不見外面的景象。

拓跋燾跪坐在蒲團之上,靜心等候著。他前方的香爐,香菸嫋嫋,似乎隨著遠方寇謙之在地面上作法起壇的吟聲而繚繞。

不知過了多久,也不知天色是否轉暗為明,或轉明為暗,在拓跋燾眼裡,只有一陣陣的香爐輕煙,就像神仙飄然的姿態。

就在這個時候,一道翩然身影,像是風一樣地吹了進來。

拓跋燾一怔,真的有人影飛入?不,那不是人影,那是一道光,一道柔和的光,像是流星所組綴而成,那麼的冰清,又那麼的似幻似真。

拓跋燾情不自禁就想上前掀開帷帳一窺究竟,他硬生生忍耐住了,端坐在蒲團上,望著前方那道幻影。隨著微風輕飄,他漸漸看清楚了,那修長的身形,就像迎風的青竹一般,只是衣襬的微動,都有著無限的風韻。

他的腳下似乎有隱隱的幻光,或是雲霧,纏繞著周身,讓他更加真幻莫辨。

那身影輕輕一回,拓跋燾感覺到有一雙深邃的眼眸正在注視他,那雙眼睛雖隔著層層迷障,卻透出一種莫名的悠長之感,不但讓拓跋燾有種被看透的感覺,更讓他整個人都在那雙眼眸的眼波中,無法自己。

如果那是神仙,也是一個人世間無法想象的俊美神仙。

人是不可能美到如此程度的。

他的聲音,也有如天籟一般:「你已經見到我了。」

微風吹起了紗帳,半掩半現在飛舞的輕紗之中,拓跋燾看見了一張絕世的面容,一張星月般皎潔出塵的天人之面。

(第四卷《九域一統》卷終)

第五卷 青史成灰

第一章 暫為人所羈

天師道場外森嚴的戒備與重重的儀仗內,只能從遠處望見平靜無比的天壇矗向天際,除此之外,發出微光的高壇內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沒有人能知道。壇下繚繞的煙霧與莊嚴的誦經聲,更是讓刀甲護衛下的華樓透出無比的神秘。

遠處的皇宮平靜無比地橫亙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