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寂除光。晴朗大喜,又扇一下,只聞得習習瀟瀟,清風微動。第三扇,滿天雲漠漠,細雨落霏霏。
古人有詩為證:火焰山遙八百程,火光大地有聲名。火煎五漏丹難熟,火燎三關道不清。時借芭蕉施雨露,幸蒙天將助神功。牽牛歸佛休顛劣,水火相聯性自平。
如果只扇三下,雖然可以熄火,卻只收得一年五穀,便又火發。
如果要斷絕火根,需要連扇四十九下,便永遠不會再發。
那八百里火焰,自然是要斷根的,能讓附近的百姓過上好日子。
而且,日後那些修士或妖怪路過此處,也不會因為被火焰阻擋,而要尋找另外的出路,無意中發現晴朗在山腹中開闢的洞府。如果晴朗要匯聚離火精華,可以從山腹中向地心引出。
晴朗拿著扇子,向山頭連扇四十九下,那山上大雨淙淙。
這把芭蕉扇,果然是個寶貝:有火處下雨,無火處天晴。
晴朗立在那無火處,不遭雨淋。熄火之後,他飛去翠雲山芭蕉洞,把扇子還給鐵扇公主。
牛魔王已返回芭蕉洞,正在跟鐵扇公主吃著燭光晚餐呢!
鐵扇公主接過扇子,念個咒語,捏成杏葉兒,噙在口裡。
晴朗很識趣的馬上離開,讓牛魔王和鐵扇公主繼續纏綿。
他飛回火焰山,真個是身體清涼,足下滋潤,十分舒暢。
飛到高空,觀察一陣,他便祭出雷神鞭,幻化成各種工具,首先在山腹中開闢洞府,設好各種禁制;又施展挪移乾坤術,從附近的山嶺弄來一些花草樹木岩石,用於裝點火焰山。
蘇櫻、秦無雙、張小柔、小月、小昭、木婉清、公孫綠萼、苗若蘭、鍾靈、霍青桐、楊嫣然和梅蘭竹菊四劍,也飛出錦繡珠,幫忙佈置洞府。
三天過去,火焰山已變了一個樣,只見四周高山環繞如城,此山獨居其中,宛如宗主。
景物靈奇清秀,芳草連綿,處處疏林,不是綠陰如幄,便是繁花滿樹,奼紫嫣紅,儷白妃黃。
天氣更是清淑溫和,宛如暮春光景。並有雲峰撐空,平地突起,石筍叢生,苔痕濃淡,蒼潤欲流。山腳有一片水塘,碧水溶溶,清可見底。塘邊有許多松杉古木,綠草成茵,景絕清曠。
晴朗在火焰山的山腹中,佈置好洞府之後,方圓千里之內,無論發生什麼事,都逃不過他的監視。他只要意念一動,相關的景象就會顯示在石壁上。
他又在山腹中,開闢一口枯井,直通向地心,用於匯聚和儲存離火精華。
這天黃昏,他正在修煉,忽然心有所感,右手隨意一拂。
對面光潔無瑕的石壁,登時出現這樣的景象:只見深山之中,一隻似猴非猴的怪物,比人還要高大,長臂利爪,通體黃毛,躍到山坡上,將兩隻逃鹿一爪一個,抓住後再扔在地上。
那隻怪物弄死二鹿,長嘯一聲,又從地上將鹿抱起,舉爪朝鹿腦上一抓。那隻鹿的腦蓋連著五六尺長枝椏也似的大角,竟然被它揭起。
它張開怪嘴,對準鹿腦一吸。一團帶著鮮血的鹿腦髓,咕嘟一聲,被它吸進嘴去。
第二隻鹿也被它如此處置,彷彿吃得甚是鮮美。吃完放下,並不吃肉。
那隻怪物吃完兩個鹿腦,意猶未盡,又將兩鹿抓起,吮吸餘瀝。
晴朗略一思索,已知道那隻怪物的來歷。
原來,那隻怪物叫葛魍,是深山木客的一類,爪若利鉤,行動捷于飛鳥,力能生裂獅象,爪能活捉鷹隼,專食生物腦髓和松柏黃精山果之類。
此物有一雙怪眼,眸子一半突出,精光閃爍,時紅時綠,滴溜溜亂轉,變幻不定。
它的天性最靈異多疑,滿身逆鱗,除七竅要穴外,刀箭不入。因它行動舉止像人,喜把人當作同類,並不輕易傷害。
它一生只歡好一次,雖然兇狠異常,對於配偶最是情重。而求偶之期,每年只有一日。在此春情發動前後十餘日中,暴烈無比,人獸遇上,均無幸理。
如果能制服它,用藥物化去它先天中遺下的那一點僅有的穢根,可用來守護山門。
晴朗打定主意後,便駕起真火遁光,飛出洞府,跟蹤那隻葛魍。
葛魍所在之處,距離火焰山只有數百里,因而轉眼間晴朗便到。
葛魍抱起那兩隻死鹿,幾次飛躍,已在十多里之外。
晴朗也不驚動它,想看看它要幹什麼。
一會兒之後,葛魍來到一個沙洲上面,竟然有一個傍著丈許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