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拔劍出鞘,沖天而起,口中如沉雷遠播,大聲喊道:
“承天之命,日月此生,廟堂顛覆,家國浮傾。
飲淚為誓,泣血為名,百年沉淪,幾載復興。
河山未復,甲冑難封,殘陽浩劫,戎馬將終。
先王既薨,劍為誰橫?軒轅不存,血薦誰鋒?
吾等不才,劍屨俱奮,萬里崎嶇,為國效命。
頻年苦鬥,備歷險夷,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還我河山,衛我國權,此物此志,永矢勿諼。
今日我等經武整軍,為的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望諸位患難相扶,永世不違!”。”
城下登時數萬人齊聲吶喊:“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患難相扶,永世不違!”
第一百七十八章進襲大都
元大都,突厥語稱為“汗八里”,意為“大汗之居處”。
自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四年至元順帝至正二十八年;此地作為元朝國都,已有一百零一年。
其城池東西短、南北長,城牆全長共有六十里又二百四十步,闢十一門,南、東、西三面各三門,北面二門,被附會為哪吒“三頭六臂兩足”。
其中心之閣,以南為皇城,皇城四周建紅牆,又稱“蕭牆”,其正門稱欞星門,左右有千步廊。蕭牆的東牆外為漕運河道。
而以太液池為中心,四周佈置三座宮殿——大內、隆福宮和興聖宮,則是皇城所在,元帝理政和居住的場所。
皇城外,南面和東南為衙門官署,北面積水潭一帶為鬧市,東面為太廟,西面為太社稷,鼓樓、鐘樓均在此處,此地更是全城最為繁華的商業區,有米市、面市、緞子市、皮帽市、金銀珠寶市、鐵器市、鵝鴨市等市廛,還有望湖亭、萬春園等園亭。
大都城牆是夯土築成,高四丈,寬八丈有餘,城牆之上甚至可以騎馬縱行,築城時採用宋代舊法,即在牆內先設永定木,然後再加橫向的紝木,然後加土夯築。
由於大都夏季多雨,土城牆容易被雨水沖刷浸泡、導致倒塌,因此在建城之初曾議以磚石包覆,但因財力不足而作罷。後元廷專門抽調軍隊,負責收割蘆葦、編織葦蓆,每年入夏以葦蓆覆蓋城牆牆體,稱為“葦城”。民間俗稱“蓑衣披城”。
起先元初以武力平定天下,無外來威脅。是以城門的管理十分鬆散,四通八達。後來元朝國政糜爛,起義蜂起,元廷又於至正十九年修建了十一門甕城,設有箭樓、門閘、雉堞等防禦設施,而歷年牆體鬆垮塌方之時,也都徵調民夫修補,從未停止。
整座城池,氣勢雄偉,巍峨壯觀。當可謂固若金湯,乃是當時天下第一的雄城。
齊御風身穿一身內襯純白底子的長袍,外面是一身銀灰色的鎧甲,腰間掛著一柄四尺來長的古劍,但見劍鞘上隱隱發出一層青氣,劍未出鞘,已可想見其不凡,劍鞘上金絲鑲著的“倚天”二字,但見他迎風而立。狀如鷹隼。
在他面前,無數民夫正在壘土堆石,一座高高的大土堆,砌成一道斜坡。正在不斷隆起,逼近城牆的方向。
齊御風仰頭望著大都城,看了一會兒。回到帳篷之中,看了看面前之人。對著他問道:“如此說你們那位高麗皇后,非但對我朝無罪。還有大功勞了?”
他面前站著一人,哈著腰笑道:“不敢,不敢,只是如今天命所歸,我們與貼木兒不花都知道武威王您神威無敵,必將一統天下,我等只是順天承命而已。”
原來此人就是奇承娘皇后的屬下心腹,元朝先前的大太監樸不花,那元順帝糊塗,以至於讓奇承娘掌握了皇家的錢糧,她卻與貼木兒不花密謀,在最後之際,反出大都,如今那貼木兒不花二十萬元朝勳貴所組成的大軍,早已叛離元廷,逃出大都,一路朝著東北和高麗國而去了。
齊御風微微點了點頭,淡漠的說道:“如此我……朕,知道了。”
樸不花遲疑了一下,看見齊御風不說話,便下跪道:“如今高麗國君王氏,治國無法,構陷大臣,乃是個昏君,我等臣民看得非常揪心,可是又無可奈何,現在奇皇后已經下令討伐高麗,我們想國不可一日無君,但是國君宗親裡沒一個能堪當重任,唯獨大將軍李成桂體恤百姓,又曾於元朝多年交戰,有功於國家,我們都推舉他當這個新國君,還請大明皇帝恩准。”
齊御風回頭看著這個年老無須的太監,此時一臉奴顏卑微之相,嘴角露出一絲諷刺的微笑:“我聽說元帝曾痛斥奇皇后是個養不熟的,你自幼便到了中原,如今到這大都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