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玩玩,看看市場反應如何。”
“老闆真厲害啊,鋼筆才剛上市呢,又出新產品。”
“這不算什麼,都是拿做鋼筆的原料做的,本質上都是一樣的東西,過幾天不就是國慶了嘛,有公眾假期,這套放在你們店裡,沒事大家一起玩。”
“好啊好啊,謝謝先生。”
“今天的早報上登出了你們新的收購廣告,是不是跟這個有關?”有顧客問道。
“嗯,有一定關係,但不全是,我們鋼筆生產本來也需要這種原料,這球只不過是原料加工後的另一種形式。”
“這球叫什麼名字?你們起名字了嗎?”
“起了啊,我們叫它乒乓球。”
“為什麼叫這個名字呢?”
“呵呵,一會兒你們就知道了。”
“那這個呢?”有人指著球拍。
“哦。這個是另外請木匠隨便做地球拍。根據我們這幾天地研究來看。這球至少有三種玩法。想不想見識一下?”
“想啊想啊。”店員和顧客們一起起鬨。
“吶。第一種就是剛才玩地顛球。第二種呢。過來。到牆這邊來。”
武松拿起一個球拍和球往裡走。站在對門地那面空牆面前。拉拉袖子。右手直板左手持球。將球在地上彈了幾下。看準時機。右手抄上將球擊到牆上。彈回。上拍擊球。一來一回。“咚咚咚咚”。他地身體隨著球回落地軌跡有節奏地左扭右轉。但腳下彷彿生根一樣地紋絲不動。
身後觀眾圍成半圈。看得津津有味。
武松連他自己都不記得最近一次玩乒乓球是多久以前的事,不過身體的運動記憶仍然存在,就像騎腳踏車一樣,太久不騎,一上車又能蹬著輪子飛轉。
武松玩得興致勃勃,幾分鐘後才終於想起來他不該表現得這麼純熟,趕緊收手,轉過身面對店員和顧客們咧嘴微笑。
觀眾們熱烈鼓掌。
“怎麼樣,明白為什麼叫乒乓球了嗎?”
“好像明白了,是根據打球時發出的聲音起的名字吧?”
“沒錯,就是這樣。”武松讚許的點點頭,“好,這前面兩種玩法我們認為只適合一個人玩,所以,我們這幾天研究出了第三種玩法,需要兩個人合作,誰有興趣拿另一塊拍子?”
“我我我。”一位一看就是小康以上生活水平的年輕男孩以最快的速度衝到櫃檯邊拿來球拍。
“沒人用寫字檯吧?把桌上的東西收拾一下,這第三種玩法要藉助桌子。”
店員們一擁而上,把桌上的紙墨筆一古腦的全搬到了櫃檯上,還用抹布把寫字檯從頭到尾抹了一遍。
武松站在桌子的這頭,年輕男孩站在桌子另一頭,武松發球,先將球在桌上彈了一下,上拍直直正正的擊到對面,年輕男孩有樣學樣,也是直板,胳臂卻伸得像標杆一樣**的揮拍迎球,無法控制的力度將球擊到了桌角,武松橫跨一步將身體移了過去上拍回擊,直擊對方的對角線,年輕男孩反應慢了一拍,沒能接下這個球,球落地滾到貨架前停下。
幸好貨架下面是櫥櫃,與地面的空隙不大,不然球要是滾進去了那才難撿。
“這第三種玩法就是這樣的,一人擊球一次,每次球要先在桌上彈一次才能擊球,對方打過來的球自己沒有回擊回去,就算輸。怎麼樣?覺得好不好玩?”
“好玩!”店員和顧客都高聲回答,武松剛才的對手手舉最高回答得最大聲。
“好,這套球具就留在這裡,你們自己玩,我現在去另一家店。”
“是,先生慢走。”
武松提著自己的包出門坐上出租馬車前往上西區的另一家德古拉文具店,店長回到自己應呆的位子上,剛才玩了這麼一會兒生意都沒人看,顧客們互相玩得熱鬧,一個賽一個的差勁,兩人對打時還好點,最多就是球不上板,可一玩起單人專案,就都好像有點手眼不協調的毛病,店員一邊辛苦的滿地撿球一邊還不忘鼓掌叫好。
上西區的店比下東區的那家要熱鬧一些,畢竟這裡平民區的商業中心,平民們沒有上流社會那種有事沒事都喜歡端著架子的習慣,他們更隨意一些,更喜歡街坊鄰里之間的互動,而這家文具店的經營方式又是那麼特別,只要不弄壞店裡的東西,店員們也不會以妨礙生意的理由轟人出去,因此武松過來的時候就看到店裡都是隻看不買的平民百姓。
人多就更好了,任何一項體育運動要是沒有足夠的參與人數,就只能自我消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