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回到場中的李風,防守壓力甚至比之前遇上的還要小一些。
對於如此的情況,他不由自主地就重拾進攻大旗,再要加強個人進攻了。而在迅速攪亂了馬刺隊輪換陣容的防線過後,他隨即就又搖身一變,轉而開始玩起了傳球調控全隊的把戲,給了輪換隊友們不少的好機會。
森林狼隊的這些輪換隊員們,那也都是憋了很久了,狀態情緒十分興奮。而且,他們此時還跟李風在一起打球,迅速就被分擔了很多的防守壓力,於是在場上打得還不錯。至少,他們的表現,是要蓋過馬刺隊的輪換陣容。
也正是憑藉著這一會兒的進攻,森林狼隊相當強大的把雙方比分拉到了77:77的地步,重新使雙方回到了同一起跑線上。
無可奈何之下,馬刺隊主教練**維奇只好過了一會兒,把主力分紛紛提前再派上場,不能再浪費一絲一毫地時間了。而森林狼隊,也漸漸選擇讓各大主力們回來,雙方就繼續堅持戰鬥了起來。
事實上,馬刺隊在後面更加萬分關鍵的時刻,打得真是挺不錯,甚至時不時還想重拾那種切割包圍的戰術,再去困死森林狼隊的一些球員。
不過,森林狼隊的那些個主力隊員們被這招折磨了差不多大半場時間,全都格外地敏感和憤怒,使出吃nǎi地勁去擺脫,拼命的進攻,總算沒有繼續輕易中招了。
一番交戰之下,雙方竟然又一次平分打到了全場最後十秒鐘。
這種令無數人感到窒息和緊張的jīng彩局面,又一次成功撩動起大夥兒興奮點。觀眾球迷們變得更加激動了起來,對十秒鐘的期待簡直超過了之前整場比賽。
十秒鐘,雙方誰也不能再去犯錯,同時還得有所表現。這種任務,可謂是相當之艱難。
只是,馬刺隊掌握著最後的球權,他們或許還不是那麼絕對困難,可能還有起死回生翻天的希望。只要他們能夠在十秒鐘打成,贏下本場比賽,拿到二比二的平均比分,那麼對於之後的狀況,都會變得好很多。
因此,對於這關鍵的十秒鐘,相信他們應該無比重視,佔據了主動權很有好處。
馬刺隊的戰術佈置進行了好一會兒才結束,然後,鄧肯、吉諾比利、帕克、格林和班納五個人一起出現在了最後的球場上,將要共同執行決戰任務了。
森林狼隊這邊,只好把裡德諾拿了下去,換上防守更好些的韋斯利·約翰遜,加上李風、樂福、比斯利和佩科維奇,要努力防下馬刺隊的進攻。他們不奢望還能絕殺掉馬刺隊,但能夠打進加時賽,也是好的。
這十秒鐘內,相信馬刺隊將盡其所能地施展進攻戰術,而他們森林狼隊卻是要各種奮力阻止。相對來說,馬刺隊確實會多有幾分勝算。
馬刺隊隨後,在場中成功地發出了籃球,沒有讓森林狼隊的眾人搶到。
吉諾比利迅速拿著籃球,就站在外線,觀察了一會兒的形勢,讓時間又溜走了好幾秒中。
然後,他就準備強行突破。
好在李風的反應和速度足夠快,和著他一起往後退,努力維持防守位置,沒有讓他的突破計劃得逞。
但這個時候,蒂姆·鄧肯忽然提上來了,要給吉諾比利進行擋拆戰術!
他厚重巨大的身體一下子卡住了李風,就讓吉諾比利得以趁機突破過去了。
防守鄧肯的佩科維奇見狀,立即就以一種強大的狀態迎住了吉諾比利,不犯規,不失誤,不給機會!
吉諾比利沒有如願突下去,卻是猛一回頭,又把籃球重新甩給了正站到外線的鄧肯手裡。
擋拆戰術,他相信鄧肯的拆,會對球隊起到幫助。
鄧肯拿著籃球,看到身前站著李風,以及更後面站著的吉諾比利與佩科維奇也很礙事,他無法立即順勢拿球衝到籃下。
時間無多,他轉而飛快地舉起籃球,準備把手中籃球傳遞到站在外線另一邊的帕克手裡,選擇了球隊的第二個關鍵球出手隊員。
可是,帕克這會兒正被韋斯利·約翰遜緊緊攔住,連線球的空間都沒有,更是無法有機會出手。
所以,鄧肯又看向了班納和格林。
然而,這兩個球員,同樣被樂福和比斯利限制住,無法輕易來接球。
看著籃框上的計時器越走越快,即將消失了,蒂姆·鄧肯信心驟然一起。他學起以前曾經做過的演出,把籃球對著胸前一舉,就要主動進行投籃了。
曾幾何時,他也在外線投過關鍵球,他此刻絕對相信自己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