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功臣以土地,攏士人之人心,留官吏定綱常,則無論聖京是否失守,天下南北分割大局已定,甚或天地換顏也不可知……”
“大膽,胡言!”
蘇杜的話,在風雨重重的拍案聲下中斷。
風雨自然清楚對方的意思。
這也恰是風雨所擔憂的。
聖龍自古以來不乏仁人志士,同時也眾多為了一己私利而枉顧天下大義的小人,那“天下為公、先憂後樂、有所為有所不為”的俠義,和“拔一毛而利天下亦不為”的自私,從來都是聖龍帝國思想潮流中激烈交鋒的兩個極端。
晉陽太守章鳳祥的叛變便是其中的一個例子,風雨不敢保證,在呼蘭人優勢軍力的脅迫和重利拉攏的誘導之下,將有多少養尊處優的儒門士大夫和地位高貴的豪強,將會為了保全身家性命和土地莊園,而充當呼蘭人的爪牙。
風雨更沒有把握,一旦呼蘭人能夠實行懷柔的政策,中原大地上,已經深受豪強們兼併之苦的民眾,是否還有興趣為了聖龍皇室而效命。
早一點開倉放糧、封地於民便好了!
年輕的帝國宰相大為遺憾。
中原畢竟不同於自己的涼州,多了自私自利的豪強和失去土地的百姓,少了渴望軍功的青年和保衛土地的農民,儘管自己在幽燕大敗之後,便果斷的實行了這種放任民眾肆意破壞、徹底動搖著聖龍基礎的政策,但是時間太過於緊迫,民眾習慣了麻木,而呼蘭人的刀槍鐵騎又是如此一刻不停、咄咄逼人的席捲而來,究竟有多少成效,卻真的是天知道!
突然,風雨感到十分可笑,自己原本苦心佈局,為的便是要徹底清除張仲堅在呼蘭的勢力,卻沒想到演變成如今,那位大國師和呼蘭本土的關係確實已經僵化,然而自己竟也一手逼迫張仲堅真的逗留在了中原,以至於神州原本已經紛亂的局面,此刻便又添進了異族,愈發顯得熱鬧。
一時之間,風雨不再說話,整個空間陷入了一種死一般的沉寂之中。
“報,宰相,有大批呼蘭兵馬相繼自西面和北面,與駐紮北門的攻城部隊會師之後,正喊聲震天、士氣高昂,大有發動猛攻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