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時都準備捨身取義的名儒和豪強。
很顯然,風雨軍曾經兵阻劍閣的往事讓那些巴蜀豪門大大的增強了將風雨軍逐出然後倚仗巴蜀天險閉門自保的信心,同時梅文俊死守巴郡始終未被攻克的事實和前日風雨軍出動主力南下討伐大理土司造成風雨軍目前在巴蜀兵力空虛的現狀,則讓這些貴族們感覺到了機會來臨而蠢蠢欲動。
然而,事情真有這樣簡單嗎?
從遷徙、羞辱皇甫世家和推行獎勵耕戰的政策引來巴蜀豪門的危機感,到對巴郡的攻而不克,再到前日風雨一怒之下發兵大理,這一切都和風雨在政治上始終小心翼翼處理同聖龍豪門貴族之間的關係、在軍事上則目標明確手段凌厲過程乾脆的風格大相徑庭,讓楚天辭越來越感覺到了其中陰謀的氣息。
來自大理的噩耗恰恰是風雨在涼國公府邸宴請天子和群臣的時候傳來的,面對著有心看好戲的帝國君臣們,風雨毫不猶豫的做出了十分凌厲的還擊——“風雨軍各部集結南下,不需要俘虜,不接受投降,直搗大理,令段遠効授首!”
下達這道命令的時候,風雨確實動了殺機。
那大理位於聖龍帝國南方領地的邊緣,北方為巴蜀,東面為嶺南,西南為緬邦,東南為交趾,更南面的暹羅、吳哥雖然不與之交界,卻也一向通商往來。這片領土歷代為南詔六族統治,雖然攝於聖龍帝國的國威,早在數百年前便已經上表臣服,但是由於當地瘴氣盛行,又叢林密佈,道路難行,因此無論是聖龍皇室,還是皇甫世家,都一直採取安撫的策略。
原本,風雨軍奪取了巴蜀之後,也同樣是準備以禮相待,只需要這些蠻族能夠表面歸順,承認涼州的統治權,那麼完全可以讓他們自治,卻沒有想到這個土司竟然如此野蠻,公然劫殺風雨的使者,如此一來等於完全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