蜃櫓�淮甕幌��
“這和風都尉的命令相違背啊!”
對於秦紀的命令,人群中有人怯怯的發表了不同的意見,卻引起了很多的人共鳴。
倒不是這些年輕人膽小,而是作為昌化城保衛戰的勝利者,風天華的大名早就傳遍全軍,和李逸如並稱軒轅軍校雙傑,李逸如遠在印月又是年紀幼小也就罷了,風天華則是很長時間都出入於軒轅軍校,認識很多軍校的學員,因此影響很大,自然而然的成為了這些年輕學員們心中羨慕的偶像。
而且和風雨不同,這些年輕人們崇拜風雨,但是覺得這樣的名將實在是太過於遙遠了,無形中成為了神話的存在,但是風天華的成長卻是有目共睹的,歷程又和這些軍校的學子相似,因此更加給人親切感,並且成了奮鬥和競爭的目標。
在這樣的情況下,學員們還是很尊重風天華的軍令的。
“哼!”
面對質疑,秦紀冷冷的掃視了一下發出聲音的人群,冰寒的目光令人心顫,然後僅僅是說了一句話,卻讓所有的學員都為之熱血沸騰,再也沒有人質疑戰鬥的選擇了——“不要讓雅龍那夥人看笑話!”
由於錦州的意外失守,使得風雨軍防守的範圍大大擴大,再加上主力正在南線作戰,因此涼城附近的兵力捉襟見肘,軒轅軍校的學生們面對如此危局,紛紛請纓求戰。儘管負責校務的司馬淵認為這些學子都是精英人才,就這樣倉促投入到純粹性命絞殺的戰鬥中去絕對是風雨軍的一大損失,但是無奈前線實在吃緊,百般權衡之下只好分成兩批,一批由副指揮使雅龍指揮,負責保護百姓搶運糧食,而剩下的被稱作令人羨慕的傢伙,則在指揮使秦紀的帶領下擔負起前線的重任,目的是既解決兵力不足的問題,同時也在最大限度內保全這些優秀的人才——當然司馬淵在如此安排之後立刻鄭重許諾兩批兵馬將會輪番上陣,方才勉強安撫了那些傷心自己沒有機會上前線而欲圖鬧事的學生。
於是,“不要讓雅龍那夥人看笑話”很快成為了有幸出征的軒轅軍校學生們自我激勵的口號。血氣方剛的年輕人當然心裡清楚,雖然能夠被安排首輪上陣,的確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但是如果表現得遜色的話,一定會被那些如今滿心怨恨留在後方的同窗們抓住小辮子,成為發洩他們心中怒火的最好靶子。
視榮譽勝於生命的青年,自然不願意蒙受如此的屈辱,在戰場上用戰功堵住這些可能的蔑視並且以此向那些在後方正眼紅自己的同窗驕傲的炫耀和回擊,成為了他們必然的選擇——這也是司馬淵做出如此決策的時候始料未及的一個附帶效應。
而此時秦紀則利用了青年們的心理,很快統一了隊伍的思想,然後,便是等待。
時間並不長,燕家軍的先鋒很快就到達了。
這些號稱聖龍第一軍團的軍隊,正排列著整整齊齊的隊伍,浩浩蕩蕩的挺進。一路上旌旗招展,鐵蹄震動,自然而然的顯露出肅殺的凜冽氣勢,讓有些未上過戰場的學員因為過分激動和緊張而開始顫抖。
“跟我殺!”
在看準了時機,目測了距離之後,率領兵馬埋伏在山丘上的秦紀冷靜的下達了戰鬥的指令,然後一馬當先的衝了下去。
和擅長處理各種瑣碎細節,性子隨和,不急功盡利而又處事冷靜的雅龍不同,秦紀的作戰風格十分硬朗,學院的師長們公認前者可以成為一名非常優秀的軍事副手,而後者則無疑是一員縱橫馳騁的猛將。這種性格使得他爭取到了上前線的機會,也是這種性格讓他不甘心放棄任何一次沙場縱橫的機會,“殺啊!”
在秦紀一馬當先衝下去之後,醒悟過來的軒轅軍校的年輕學員們,也立刻爆發出雷鳴般的喊聲,人人爭先恐後的追隨在秦紀的身邊,呼嘯著從山丘衝下來,憋足了的勁頓時發洩在了那些措手不及的敵人身上,刀光展現血肉橫飛,人間慘烈的廝殺就此拉開序幕。
主要由軒轅軍校學生軍組成的風雨軍,猶如奔騰的鐵流從山坡上衝擊了下來,藉助著速度的慣性無情的撕裂了敵人的陣形,戰士們揮舞的刀片在陽光下閃耀,揮發出刺眼的光芒,沉重的呼喝聲與戰鼓號角平添了三分殺伐。
鮮血,很快就開始流暢到了大地,疾馳的勇士彷彿犀利的刀片,靈巧的切割著龐然的獵物,技巧的讓對手不停的流血和衰弱。
秦紀馳騁在馬上,激情和冷靜同時並存。
激情,是因為戰鬥。沸騰的熱血排斥了理智,慘烈的絞殺需要麻木的神經,一次次的揮刀,一次次的馳騁,沒有思維運轉的空間,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