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的戰爭,倒不如乘現在還有一點實力保護自己撤回老家,免得到時候落個屍骨無存的下場!”
桓炎的話語中透著輕鬆,顯然對前景非常的樂觀。
“未必!”
卓不凡搖了搖頭,輕輕的說道。
燕南天此次出兵涼州,可以說是志在必得,絕不能夠敗。因為一旦不能夠成功消滅風雨的話,那麼這位東北的強藩勢必面臨西面風雨軍東面公孫無用的聯軍腹背夾擊的窘境,而原本就不牢靠的盟友皇甫世家又被風雨打得元氣大傷、自顧不暇,因此燕家軍等於是和整個天下為敵,到時候別說繼續保持如今號令天下的權勢,就連能否順利返回自己藩地都成為了一個疑問,天下霸業轉頭成空,留下的只是不自量力、愚蠢好戰的千古笑柄。
在這樣的情況下,燕南天的撤退,簡直就是差不多宣判了他自己政治上的死刑,即便保全了主力返回中原,威信全失的他也將失去了對天下的號召力,而面對困境破釜沉舟,似乎才是卓不凡瞭解中的那位燕字世家家主的性格。所以,燕南天似乎不會這麼輕而易舉的撤退認輸。
正當卓不凡思考之間,卻聽見桓炎身邊的那名殘廢的年輕軍官插嘴淡淡的說道:
“燕南天是希望和我們在野外決戰!”
“有道理!”
卓不凡一愣之後,擊掌大叫了起來。
憑藉多年作戰的經驗和對燕南天這個官場同僚的瞭解,卓不凡絕不認為燕南天會這麼善罷甘休,只是一時之間也想不出究竟來,直到這名軍官輕描淡寫的一句話,卻頓時讓老人茅塞頓開——燕南天希望在野戰中挽回敗局!
的確,雖然缺少糧草又有後顧之憂的燕家軍在昨天的作戰中失利,確實如桓炎所說已經沒有什麼把握和士氣進攻涼城了,但是其主力並沒有受到損傷,兵力上依舊佔據著一定的優勢,而且在以往和風雨軍的作戰中如果排除那些火炮和火焰器的因素,事實上燕家軍也毫不遜色,這讓燕南天對於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削弱火炮威力的野戰很有信心。
所以,燕南天的撤退實際上是一種以退為進。如果風雨軍追擊則正中燕南天的下懷,儘管有風險,但是如果能夠一舉重創風雨軍,也算達到了此次西征的大體目標;如果風雨軍不追擊,那麼燕家軍正好將計就計安全體面的返回中原,然後以錦州為依託充作聖京的屏障,即保全了西征的面子,又暫時穩定了西線,從而可以抽調大批的兵力對付東面的公孫無用,算是退而求其次。
果然,風雨選擇了追擊,這應該是任何一個有進取心的統帥所必然的選擇。
即是為了風雨軍的威信,也是出於整個聖龍戰略大局的考慮——風雨軍必須至少收復錦州,如果能夠擊敗燕家軍的主力那更是不可抵擋的誘惑,因為這樣才能夠保證自己東面的安全,同時也才能夠宣稱自己的勝利,增強風雨軍的威信和對天下的號召力、威懾力,才能夠在燕南天西線失利、廣陵帝駕崩等最近一系列聖龍重大變故中立於可進可退的有利位置,進則席捲天下、退則據府稱王。
更何況,攻城失利、後院起火、士氣消沉、補給不足的燕家軍如今深入在風雨軍的地盤上,正是一舉殲滅的大好時機,一旦成功則一勞永逸的解決了東線問題,甚至可以聖龍最強大的藩鎮身份號令天下,這樣的誘惑,是任何人都無法拒絕的。
所以,風雨最終還是不得不跟隨著燕南天的戰略走。
有了這樣的思路,整個戰局的發展,燕南天的想法,風雨的對應也就一目瞭然了。
想到這裡,卓不凡不由有些吃驚的望了那位軍官一眼,因為這種如此複雜的涉及到軍事和戰略的問題,絕不是一般人能夠明瞭的,此人居然一針見血的看出關鍵所在,那決非泛泛之輩。
不過一眼望去,卻讓卓不凡有些失望同時也有些驚異,因為這位軍官似乎是剛剛受了創傷,所以臉色非常蒼白,但是比臉色蒼白身體虛弱更為糟糕的是,對方的眼神中帶著一種無以言狀的悲哀和頹廢,這與風雨軍將士所普遍表現出來的朝氣蓬勃恰恰相反。
“這位是軒轅軍校學生軍副指揮使雅龍!”
看到卓不凡眼光所指,桓炎急忙為卓不凡和袁紫炎介紹起自己的同伴。
“原來閣下就是雅龍,老朽聽聞了學生軍以寡敵眾堅守黎倉力抗燕南天八萬大軍的故事,果然是英雄出少年!”
卓不凡連忙說道。這番話非常真誠,因為敬重勇士的老將軍確實很欣賞那些在黎倉一役力戰不屈的勇士,儘管由於風雨對敵我力量的判斷失誤使得這場戰役讓風雨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