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部分(3 / 4)

小說:征戰天下 作者:風雅頌

威之赫,無人能及!”

——這,就是風雨的經歷。

對於風雨和風雨軍的崛起壯大,金岑很得意。不僅是因為看來他似乎投靠對了主君,更因為這一系列的輝煌之中,或多或少也有著他金岑的功勞或者苦勞。

因此,金岑這些天來更加賣力了,他渴望著“雲臺封將”或者“凌煙留名”的那一天,他希望自己能夠封妻廕子、光宗耀祖。

而這,也是目前風雨軍中大部分將領的期盼。

聖龍人傳統的理念,讓即便是這些被稱作為賢臣或者良將的俊傑們也不能夠免俗,他們對於奪取聖龍帝國的最高權力,乃至於風雨一步步登上帝國那張雖然很大卻只能夠容一個人坐的椅子的興趣,甚至比風雨本人還要大;他們對於進軍聖龍帝國心臟所在——聖京城的熱衷,更是令他們積極的抵制著風雨對印月這片聖龍傳統領域之外土地的擴張,甚至還不理解風雨在擊敗了燕字世家和皇甫世家的聯軍之後,不馬上進軍中原反而是南下巴蜀的戰略決策——儘管天府之國的富庶同樣令人眼饞。

在這樣的情緒之下,在艱苦的決戰勝利之後,風雨軍軍中卻出現了有史以來最為嚴重的不諧之音——中層的將領和官員們紛紛上書風雨要求從燕字世家手中收復聖京、“拯救社稷”;而前線的大將朱大壽、洛信等人雖然遵循了風雨的命令,卻在戰爭每取得一絲進展之後便請求指示,顯然是在以自己的方式表達對於南下巴蜀戰略的牴觸。

為此,在幾番嚴厲的書信斥責之後,正感染傷寒的風雨,不得不拋下千頭萬緒的戰後重建工作,抱著傷病之軀奔赴前線。

憑心而論,金岑在個人感情上是支援那些將軍們的。

雖然風雨軍節節勝利、不斷壯大,但風雨畢竟只是一個侯,在聖龍帝國的歷史上,侯爵和比侯爵更大的貴族太多了,在侯之下做官,再大也有限——即便這個侯是目前整個聖龍帝國最有權勢的人物。將士們浴血奮戰的目的,不外乎生前的榮華富貴和死後的名垂史冊,所以越是身居高位的官員和將領,就越希望風雨有朝一日能夠更上一層樓,讓他們不僅是水漲船高的獲取名義上地位,而且也是為了避免被後世唾罵——聖龍帝國有著詳細記載和評點歷史的傳統,所以作一個開國功臣自然比作一個權雄的家將更榮耀更安全。

當然,金岑並沒有像那些將領們一樣的表示出來。

儘管風雨對於反對意見總體上說是非常寬容的,但是經常伴隨在風雨左右的金岑卻非常清楚風雨對於權術運用的嫻熟。

成立才短短三年的風雨軍,便在客觀和主觀的條件影響下,存在著很多的派系,有軍方的,有文官的,有家族的,也有士林的,但是即便存在著這麼多的派系,卻從來沒有真正影響到風雨軍的團結,更沒有影響到風雨對於軍隊和領地的控制。事實恰恰相反,正是這些相互牽制的派系存在,令這為布衣出身的聖龍帝國西北定涼侯,進一步擁有著不容動搖的地位和權威。

“在這樣一個擅長運用權謀的人面前,是沒有必要自作聰明、鋒芒畢露的!”

金岑總是如此的告誡自己。

沒有縛雞之力、卻充當風雨軍長史參與軍政大事的金岑很有自知之明,風雨之所以選擇自己這麼一個既沒有背景又不懂戰陣的書生出任如此重要的職位,目的絕不是要自己出謀劃策、運籌帷幄——無論是打仗還是治理內政,風雨的麾下有著太多的人才——風雨需要的只是一個領會他的意圖並且能夠耐心處理各種瑣碎事宜的實幹家。

金岑很好的進入了自己的角色,這不但令風雨感到了滿意,同時也令自己前途似錦,所以他自然不會如此愚蠢的作任何試圖改變這種合作方式的嘗試。

馬車在金岑上來之後繼續行進,很穩也很快,路途上不斷傳來的是戰士們對於統帥的歡呼和致敬。

馬車裡,一個全身戎裝的年輕將領筆直的端坐,雙目微微閉著,並沒有受到外面歡呼聲的影響,似乎正在默默的思索著什麼,略帶著憔悴的面容不但透露出主人身體有癢,而且還顯示出他已經耗費了不小的心智。

“戰事進展順利,各路兵馬已經如期佔據戰略要點,然夏州守將梅文俊復出,並於燕家軍大將燕耳聯手,似乎看破我軍意圖,主動撤離夏州,目前動向不明,末將朱大壽、洛信、蒙璇不敢擅斷,還請風侯定奪!”

徑自接過金岑遞來的前方戰報念出聲的,是坐在年輕將領對面的一個大約二十六、七上下的年輕人。只見他雖然穿著聖龍帝國傳統的儒袍,卻不像聖龍人那般的梳理髮髻,而是用紅繩將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