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當梅文俊統率的聯軍出現在陰平橋之後並沒有如預期的那般展開強攻,而是引兵北去,似乎要返身和風雨軍的追兵決戰的時候,判斷戰場將在陰平橋以北展開的赤獅軍統領坐不住了,不顧風雨之前的嚴令和部下的勸阻,倉促率軍開過陰平橋北上追擊,希望能夠趕上激烈的戰鬥。
卻沒有料到這一切都不過是梅文俊的計謀。
當佯裝北上的部隊甩開了風雨軍的追兵之後,聯軍的主力早就跨越陰平橋,撤往巴蜀的門戶——劍閣。
更為氣人的是,梅文俊在陰平橋的橋頭上留下了這八個字,就如同八柄利劍,無情而且犀利的直擊著洛信的自尊。
“兒郎們,跟我殺!”
赤獅軍的統領因為憤怒而出離了理智,獨目圓睜分外猙獰,追殺這批卑鄙的敵人,已經成為他眼下唯一的念頭。
“洛將軍,陰平道路險惡崎嶇,梅文俊又是久經沙場的名將,此刻我軍孤軍深入的話,恐怕不妥吧!”
身為參軍的桓炎忍不住緊趕幾步和洛信並駕齊驅,小心的勸解道。
大約二十上下的年輕人,來自於風雨的長史部——這是一個彙集了風雨軍優秀的年輕軍官,追隨主帥左右,作為重點培養和儲備的部門——此次被調來擔當洛信的副手,一則是風雨想讓這批優秀的軍官更多的參與實戰而非一味的紙上談兵,二則也是多少擔心洛信的火爆脾氣會壞事。
只是,無論在風雨軍中的資歷,還是職位權力,以及經驗經歷,兩者之間實在相差太多,因此年輕參軍的諫言並沒有得到主將的認同,就如同先前洛信不顧勸阻放棄陰平橋擅自出擊一樣,此次赤獅軍的統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