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阿育王朝高官們如此拙劣的表現,李逸如倒是對自己好朋友完成任務的前景大有信心,因此他如今的心神完全放在了逼迫阿育王朝做出怎樣讓步的計劃上,至於談判的人選也已經毫不猶豫的確定——年輕都尉不懷好意的盤算讓遠處新近歸降的阿育王朝前任大臣韋朗達多少感覺到了嗖嗖的涼意。
對於韋朗達來說,所謂的樂極生悲實在很有些道理。
從去年到今年,人生的起伏對於已經中年發福的印月大官來說,未免也太大了一些。先是作為阿育王朝頗有清名前途似錦的名臣,滲透高唐時成為了風雨軍血衣衛的客人,險些性命難保;緊接著毫不容易放棄自己多年的名譽投靠寵妃、爭取停戰和平而重新在政壇上開始有望大展宏圖之際,卻又因為岌多的慘敗而再次心不甘情不願的做客風雨軍。
既然已經因為被俘和主持停戰而承受了叛徒、奸臣的罵名,那麼倒不如索性良禽擇木而棲,投靠如今戰場上所向披靡的勝利一方,賭一把印月半島未來會改天換地的命運!
——這就是韋朗達在面對李逸如時候的心態。
近一個月以來的發展,似乎驗證了這位名臣的眼光,遠征軍的節節勝利,和相形之下阿育王朝的昏聵無能,讓韋朗達自己也不知道該為同胞的苦難憂傷還是為自己賭博的成功喜悅,但是一件不容置疑的事實是,自己的前途應該更為光明瞭。
可惜,這樣的心情和想法一直持續到這一天李逸如差人來叫自己去會談為止。
應該是派自己去同阿育王談判吧!
畢竟宦海沉浮多年,發福的中年人心中如此的猜測,倒也八九不離十。
如果阿育王無心再戰,那麼自己此次回朝就會被待為貴賓;如果阿育王還想再打一仗的話,就可能殺了這個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