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部分(2 / 4)

小說:征戰天下 作者:風雅頌

的奮勇逼近,在忙於避讓象群、無暇他顧的印月人來得及整頓起陣形和組織起整體反抗之前,肆無忌彈的揮舞起刀槍劍矛,竭盡所能的痛擊著敵人,毫不在意幫助加速印月人的死亡。

這種猛擊無疑是在印月大軍的傷口之處又狠狠的灑了一把鹽。

剛剛慶幸自己躲過了象群發狂衝擊的印月士兵,還未來得及哀悼自己的戰友被踐踏的慘狀,就已經發覺天空中正有密集的弓箭無情的落下,而自己的眼前也很快憑空出現了整齊而層疊的刀槍泛著恐怖的殺氣直逼過來。

樂衷於痛打落水狗的遠征軍戰士,根本就容不得印月計程車兵表現出個人的武勇。戰場上的印月人往往是剛剛架開一個敵人的刀槍,便已經感覺到有五六支長矛幾乎同時的刺入體內,縱然有萬般的不甘與無奈,此時也唯有在痛楚和驚恐中慢慢的流逝自己的生命,去尋找所信仰的神明。

就這樣,如狼似虎的遠征軍撕開了印月步兵的陣列,如同秋風掃落葉一般的前行,所過之處倒下的是生命、留下的屍體,轉瞬間印月步兵中便有大批的將士永遠倒在了戰場之上,更多的印月人則有志一同的逐漸後退,希望用空間來換取整頓在戰的時間。

讓人感覺有些諷刺的是,這種後退之所以沒有變成四面八方的潰散,居然主要得益於兩翼之間的騎兵決鬥的戰場,擋住了印月士兵們逃跑的路線——任何有理智的人都清楚,象群的衝擊固然可怕,但畢竟這些龐然大物只是很快的經過而已,時間相對很短暫;而騎兵的交戰則是千軍萬馬的來回反覆的奔騰,在這樣的方圓之中任何一個人一旦落馬,十有八九無法逃避被無數戰馬踢倒踐踏的命運。

正是有賴於此,印月人緩緩的退向了原先出發的位置,儘管付出了慘重的傷亡,卻還是藉助地形的優勢穩住了陣腳,背靠背的抵禦著遠征軍從正面和背後的兩路夾擊,儘管已經沒有了依靠自己的力量單獨獲勝的希望,但是拖延時間等待另外兩支援軍趕到雪洗今天的恥辱和為戰友復仇的信念,卻支撐著印月人繼續著他們的戰鬥。

急切之間,掌握了戰場主動權的遠征軍步兵和騎兵們,卻開始在印月人部屬的防線之下付出了鮮血和生命,卻無法獲取突破性的進展,笈多王子戰前的那一番防禦體系極具黑色幽默的在幾乎全軍崩潰的此刻居然發揮了巨大作用。

此時此刻,唯有原先正面衝鋒的兩翼騎兵,尚在進行著無休無止的衝鋒,方才是整個戰場上最為激烈和殘酷的爭奪。

李逸如身披黑色的鬥蓬,穿戴著銀盔銀甲,親自指揮了這一場騎兵決戰,這也是真正決定整個戰場勝負成敗的關鍵——目前無論是正面的步兵作戰還是對印月大軍後方的突襲,儘管都佔據了戰場的主動權,卻因為受到地形和兵力的限制,正如李逸如所預計的那樣,一時間是無法取得壓倒性優勢的,唯有這裡的騎兵作戰則是這位年輕的聖龍都尉在整個戰役中所苦心安排之下令聖龍遠征軍能夠獲得區域性兵力優勢的地方。

這不得不歸功於李逸如優秀的戰術才華。

戰役進行到現在,無論敵我都不得不承認戰場的局勢其實從一開始就已經被李逸如所完全的控制和掌握。

在原本笈多的安排中,十萬印月大軍的作戰任務僅僅是依賴選擇好的有利地形,進行拖延牽制的防禦,以等待另外兩路大軍的到來對聖龍遠征軍進行聚而殲之,因此兩翼的騎兵更多的是作為一種策援和機動的力量來部署。

就這點而言,笈多的盤算是非常明智和實際的。因為從來都有著不重視騎兵傳統的印月半島,騎兵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遠遠遜於從長期和北方遊牧民族作戰中切身體會到騎兵在作戰中重要性的聖龍人,因此印月大軍所擁有的那一萬騎兵是根本無法和聖龍遠征軍龐大而精銳的騎兵部隊相抗衡的。

只可惜局勢的演變完全打亂了印月人的計劃,聖龍遠征軍從後方的突襲迫使印月人的防禦體系徹底瓦解,不得不轉而展開了對正面聖龍遠征軍本陣的強攻,於是原本作為策援和機動力量的印月遠征軍也不得不擔負起超越了他們力量的作戰任務——和聖龍騎兵硬碰硬的決戰,爭取獲勝固然好,否則至少也要確保兩翼的安全,避免重蹈波拉斯王公在日河與風雨決戰中大軍被風雨的騎兵從兩翼壓縮在有限的空間中以至幾乎全軍覆沒的覆轍。

在經歷了這兩年和聖龍遠征軍的連續作戰之後,飽嘗遠征軍騎兵衝擊奔襲之苦的印月人,一開始就達成了共識——這是一個艱難而且令人感到沮喪和悲觀的作戰任務,唯一讓他們感到寬慰的是,由於聖龍遠征軍抽調了其騎兵主力對印月大軍後方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