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部分(3 / 4)

小說:征戰天下 作者:風雅頌

下四方朝賀的聖京城,在短短的兩年內,經歷了太多的戰亂,數次易手,屢屢遭受強敵壓境、兵臨城下的危機,因此而顯得格外蕭條、門庭冷落,這在聖龍帝國全盛時期,真的是無法想像的事情。

在聖龍歷七五五年的最後一個月,居住在聖京的百姓只要不是白痴或者與世隔絕,就都清楚這座城池眼下真正的主人絕對不那個在巍峨莊嚴、深徑通幽的皇宮裡的九五至尊,而是城東擺著兩頭碩大無比的石獅、四周戒備森嚴的大將軍府中那位新近被賜封的聖龍帝國天下兵馬大元帥兼幽燕節度使的平安王燕南天。

天下兵馬大元帥和幽燕節度使是官爵,以前也有不少人做過,但是平安王的封號卻是絕無僅有的,是燕南天為了凸現自己的地位、展示自己的實力、試探天下諸侯的反應而威逼廣陵帝冊封的。

很顯然,燕南天採取了一個意味深長的政治行動,獲得的是聖龍帝國從來沒有的殊榮,目的是震懾天下的諸侯,顯示自己的力量。

早在當年聖太祖開國之後與眾將立下了“白馬之盟”後,聖龍帝國就從來沒有異性封王的先例,而如今曾經可以令天下失色的聖龍天子卻不得不違背了祖訓,屈從於一個藩鎮的壓力,這也確實從一個側面說明了聖龍帝國不可避免的衰朽和沒落。

不過身為平安王的燕南天,此時絕對談不上太平。

在他的眼前是一個標有山川河流的作戰沙盤。

聖京位於沙盤的中央。

在聖京北方、西方、南方甚至西方,都出現了代表著敵對的軍團,還有一些中立的勢力居於重要的戰略位置,虎視眈眈顯然不懷好意。

這就是燕家軍的現狀。

昌化城的圍攻,可以說是在燕南天和風雨這兩位對陣主帥同樣的瞠目結舌之中落下了帷幕,成千上萬英勇戰士的鮮血最大的作用便是為歷史的幽默和戰爭的難測作了一個血淋淋、活生生的註腳。

唯一不同的是燕南天輸掉了面子,卻因此躲過了風雨為他精心準備的炮陣轟鳴;而風雨雖然贏得了聲譽、再次塑造了神話,卻不得不重新部署自己的戰略構局,同時還得面對“存心犧牲將士”的謠言。

眼下,風雨、皇甫嵩、蕭劍秋的三家聯軍已經向聖京咄咄逼人的挺進了。

在北面,認定燕南天是昌化兵變的主使人,一心要報殺子之仇的耶律明雄,已經率兵渡過了聖龍河。

在西面,解救了昌化之圍後,蒙璇、尚興統率著七萬大軍以方陣的形式,步步為營的逼來,與從夏州出發自子午谷穿插而來的十萬皇甫世家的大軍會合,已經到達了聖京西郊的護衛堡壘陽城。

此外,蕭劍秋和皇甫嵩的二十萬聯軍從鄂州出發,兵分兩路:一路由皇甫嵩率領沿陸路猛攻清泥、嶢關這兩道聖京南面的門戶;另一路則是蕭劍秋從水路繞至聖京的東側,已經和駐守驪山的守軍展開了激戰。

更為頭疼的是,作用齊魯大地的公孫世家和卞州留守上官明鏡、晉陽留守章翔聯成一氣,在嚴守中立的名分下佔據了從燕家軍大本營幽燕到聖京之間的兩翼,隨時都有可能會反戈一擊,不僅嚴重威脅著燕家軍從幽燕來援路線的安全,更讓燕家軍的精銳兵馬不得不在這個關鍵的時刻抽調出來,進行監視和防備。

一道嚴密的包圍圈就此形成,燕南天突然滿心苦澀的發現自己居然處在了幾個月前被自己擊敗的龐勳相似的位置上了。更諷刺的是,就在十多天以前,風雨還是被呼蘭帝國和自己的燕家鐵騎壓得喘不過氣來,如今卻主客易勢,輪到自己品嚐處處受敵、四面楚歌的味道了。

這樣轉變,和軍事並沒有太大的關係,純粹是政治、外交和權謀的運作,雖然處在敵對的位置上,燕南天也不得不佩服風雨的厲害,同時也更加警覺到這個西面的敵人絕不僅僅是一員能征善戰的名將,看來對於權力的運用也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面對這樣的情況,燕南天終於發現自己這段時日由於聖京的輕易得手和成功的排斥了蕭劍秋,而變得太過於自負和輕敵了。

相對於輕率的和風雨軍作戰等錯誤相比,更為嚴重的錯誤便是小看了聖龍帝國千年傳承的根基。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統治了神州這麼多年的聖龍帝國,早就將神聖化自己統治的綱常倫理深入人心了,自有一大批自詡為忠孝節烈的白痴,依然不計後果、前仆後繼的擁護著聖龍帝國的正統。

正由於忽視了這一點,所以沒有充分運用廣陵帝的號召力討伐風雨,失去了政治的主動性;而強逼廣陵帝冊封自己為平安王,現在看來也的確操之過急了。逼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