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們行進的後腿。
“義父,我們真的就這樣前往玉門關嗎?”
秋十三郎對於眼下的軍事行動充滿了不解。堂堂西線的總指揮官,放下了數十萬部下和與之對決的同樣數量的敵人不管,竟然輕車簡騎的率領三千名騎兵,繞過敵軍的防線深入對手的腹地,進逼的目的地居然是固若金湯、曾經讓十萬風雨軍將士面對內城而遺憾撤退的戰略要地——玉門關,這實在有違用兵的常理。
“少廢話,服從命令!”
作為秋風軍的統領,秋裡也同樣感到不滿。
這次西線的戰役,出乎意料的艱難,原因在於翰魯採用了草原民族傳統的戰術,將帝國軍隊擅長騎射、擅長野戰和遊擊作戰、高機動性、單位戰鬥力高超等戰術優點發揮的淋漓盡致,自己雖然在區域性出其不意的小勝了兩仗,但是無關大局,於是西線形成了一種僵持的局面。
於是,勢均力敵的雙方在廣闊的平原上展開了拉鋸戰。儘管武器裝備上處於劣勢的呼蘭鐵騎在擅長大規模兵團作戰和陣地戰的風雨軍面前沒有任何的便宜可佔,但是機動效能差的後者也同樣無可奈何於飄忽不定、打了就跑的對手。
就這樣,在緩慢的消耗中雙方的進展都非常微弱,為了防止呼蘭騎兵突襲的風雨軍,不得不穩紮穩打,步步為營,這麼多天也僅僅是進逼到酒泉和總寨一帶,連玉門關的影子都還沒有看見。
這樣的情形當然讓立志要雪洗前恥的秋風軍統領非常不甘心,不過他並沒有太過於著急,因為一個有條不紊的計劃早就在心中醞釀成熟,並且在按部就班的展開,絕妙的陷阱即將設定完畢,他深信用不了一個月,就一定可以將這支呼蘭大軍消滅在玉門關之外,然後士氣高昂的勝利之師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