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建議嗎?
張兆並沒有把握。
“你是要我退兵嗎?”
燕南天在聽了張兆的話之後,突然雙眼眯成了一條縫,暴射出攝人的精光,空氣間頓時籠罩在一股濃烈的殺氣之中,即便是長期跟隨在燕南天左右的張兆,也沒來由的心中顫了一下,深深的體會到什麼叫做伴君如伴虎。
的確,雖然燕南天沒有稱帝,但是他統御一方,號令數十萬大軍,操持著生殺予奪大權,無論權勢還是地位實際上和皇帝根本沒有什麼差別,若是要處斬一個人的話,並不比卡死一隻螞蟻難多少。
但是,出於對燕南天個人的忠心,燕家軍的智囊終於還是咬了咬牙,下定了決心,大著膽子說道:
“所謂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為今之計莫過於回師聖京,只要掌握著京畿,諒他們這些諸侯也不敢如何!到時候我們自然可以利用他們的利益衝突逐個擊破。但如果一旦聖上落在了皇甫嵩等人的手上,則我軍即便是擊敗了風雨軍,也不過是為他人作嫁衣。”
“哈哈,不愧是智庵,普天之下恐怕也只有你能夠對我這樣直言不諱的建言了!”
出乎意料,沉默了半響之後,燕南天突然朗聲笑了起來,絲毫沒有怪責的意思,反而親密的拍了拍部下的肩膀,讓張兆也有些誠惶誠恐起來。
事實上,作為一名冷血的梟雄,女兒的死亡雖然讓他痛苦和憤怒,但是絕對沒有影響到自己對戰略的理智判斷。從一開始,燕南天就已經算計好了,如果能夠一舉消滅或者重創風雨軍固然好,但是如果這個希望不可能的話,他也時刻準備著見好就收。
只是,如此虎頭蛇尾的收場,實在讓這位橫行一時的強藩心有不甘。
張兆並沒有說出另一種情況。
萬一風雨真的還在昌化城的話,自己只要攻破了這座城池,風雨軍就會土崩瓦解,燕家軍也就不必擔憂因為陷於西北而無暇中原;而皇甫嵩、蕭劍秋這些乘火打劫的傢伙即便是奪取了聖京,在聽到風雨軍瓦解之後,面對著被證明放眼聖龍無敵手的燕家鐵騎軍團的強大軍威,唯一的選擇恐怕也就只有負荊請罪讓出聖京了。
只是,這種情況的可能性有多大,為了這個可能性而承受聖京城被奪,失去政治號召力的巨大風險,又值不值得?
燕南天驀然發現,面對著巨大的誘惑,和同樣巨大的風險,究竟是賭一把,還是退一步,無論哪一種情況真的都是如此難以抉擇。
第十一章 重新部署
第十四集漢月計劃第十一章重新部署 如果風雨知道燕南天會因此而大傷腦筋的話,一定會很開心的,不過遺憾的是風雨在做這些讓燕南天大大的苦惱的決定之時,自己的日子其實也不好過,因為他正陷入了一個非常尷尬的境地——不是因為失敗而是因為勝利。
“昌化城已經堅持了七天!”
就在燕南天和自己的智囊為了風雨軍最新動態而大惑不解、難以決斷的前幾天,聽到魏廖的這番東線戰報之後,風雨也同樣頓時感到了自己正陷入一個進退兩難的境地,只因為——
在昌化的僅僅是風雨的替身,而風雨本人則已經遠在錦州佈下的天羅地網,只等著燕南天前來送死,如今卻因為昌化城的固守反而落空。
這是一個周詳的計謀:從錦州到昌化,擺出決死奮戰的姿態,再從昌化秘密返回錦州,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讓燕南天誤判風雨在昌化城,用這座微不足道的小城拖延住燕家軍進攻的步伐,以便於有更加充裕的時間從涼城調來百餘門大炮,準備讓這些馳騁在燕趙廣闊土地上的健兒嘗一嘗這些火器的滋味。
這個計劃是由蒙璇最早提出的,只是戰場選擇在昌化城。由於印月戰場上那段難忘的炮戰經歷,使得這個令呼蘭人尚且聞風喪膽的少女成為了風雨軍中最珍愛大炮、也最瞭解這種新兵器強大威力的將領,少女確信這種新兵器毫無疑問將成為一直以來獨步天下的騎兵們的剋星。
當這項計劃提交到風雨面前之後,身經百戰的定涼侯立刻看到了這個計劃的威力所在,於是馬上修訂了這份計劃:戰場改在了更為堅固的錦州城,運用的大炮由昌化僅有的十餘門變成了目前風雨軍能夠調集的所有一百三十六門,而作戰的目的也從擊退燕家軍的進攻轉變為重創燕家軍主力。
這是一個大手筆,百炮齊鳴的場面將是戰爭史上的空前,一旦得以執行,勢必會成為經典。而為了這個效果,風雨甚至暫時壓制了急需要大炮來進行決戰的西線。
但是這樣的大手筆需要時間——把那些運動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