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部分(3 / 4)

小說:征戰天下 作者:風雅頌

稟風侯,魏先生派小的前來詢問風侯是否現在動身前往崆峒山觀禮?”

正在此時,一名士卒飛馳而來,向風雨詢問道。

“嗯,這就動身上山吧!”

風雨愛惜的拍了拍這幾隻打造好的“木牛流馬”,又吩咐了南天門幾句,這才飛身上馬,和魏廖、蒙璇帶著“刀、槍、劍、戟”四衛士以及十多名侍衛一起動身前往崆峒山,參加崆峒派掌門的即位大典。

崆峒山距離涼城極近,只有十多里路,海拔兩千一百二十三米,是古代“絲綢之路”西出關中的“西來第一山”,素有“兩鎮奇觀”、“崆峒山色天下秀”

的美譽。

崆峒派乃是西北僅次於崑崙派的武林名門,不過一方面由於近在風雨軍的眼皮底下,不敢妄動,另一方面則因為該派上任掌門是個聰明人物,明白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只有合作方是上策。

所以當風雨開始整肅西北武林的時候,崆峒派並不像其他門派那樣桀驁不馴,反而極力支援,幫助血衣衛立了不少功勳,從而被風雨扶植為自己在西北武林中的重要臂助。

由於崆峒派乘機崛起,大肆擴張,在幫助血衣衛鎮壓試圖反抗的武林人物同時,也大大發展了自己的勢力,於是在風雨入主涼州這幾個月以來,實力大增,超出了由於受到打壓而被迫退出涼州的崑崙派,隱隱成為西北武林的領袖,成為替風雨執行那些不方便風雨軍正面介入事宜的重要力量,在西北武林中舉足輕重。

這一次崆峒派上任掌門病逝,新任掌門更替,風雨名義上是前來觀禮,實際上除了要藉機拉攏武林勢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在無形中製造一股威懾的力量,監督崆峒派是否由自己滿意的人物接任,打壓反風雨派的勢力,防止該派有大的不利於風雨軍的變動。

“真美啊!”

由於這是在自己的勢力範圍中,所以一行人並沒有太過於緊張,反而是像在遊山玩水一般。

當大家來到崆峒山上的時候,無不為這裡的風景所折服。

只見崆峒山林木蔥蘢,峰險石奇,既有北方山勢之雄,又兼南國山色之秀,下有宛如白練的涇河,胭脂河繞山南北交會東去。這裡曾被道教譽為“十二仙山之一”。

古蹟勝景甚多,有氣勢磅礴的馬鬃山,奇特的香山勝景,幽雅別緻的五臺風光,神秘的玄鶴洞,引人入勝的彈箏峽、月石峽等自然景觀。

從山下的觀禮池到主峰煉丹爐的狼牙石道,乃是用青磚砌成,遠望宛如雲梯,直插雲際。

崆峒山歷史文化悠久,為神州道教發源地之一。

相傳軒轅黃帝到此問道於廣成子。千百年前山上就已有廟觀建築,後經歷代修葺,琳宮梵剎遍佈諸峰。

有棋盤嶺、捨身崖、雷聲峰等,還有九宮八臺十二院等四十二處寺觀。歷代文人名士在此留有大量詩詞、遊記、摩崖石刻、碑記等。

有具有道教建築特色的隍城建築群,雄險驚心的上天梯,蔚為壯觀的五臺寺觀,上“絲綢之路”的通道——雞頭山,古人類文化遺址、齊家文化等人文景觀。

崆峒山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構成了天門鐵柱、中臺寶塔等七大景區和十二個景點,其間山門崔巍,天梯高懸,晨鐘暮鼓,煙雲繚繞。遊人身臨其境,大有濁念頓消,飄然欲仙之感。

尤其是到達主觀的天塹之間,飛架起一座跨度五點三米的鐵索橋。登橋俯視,雲霧繚繞,瀑布懸掛,景色宜人。

“貧道何德何能,竟有勞風侯親自前來,實在是我崆峒之大幸也!”

新任的崆峒派掌門玄成子早就遠遠的前來迎接,他是上任掌門的師弟,平日就經常參與門中的大小事務,非常清楚如今風雨軍的態度對崆峒派的存亡和興衰,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點都不敢怠慢。

“道長真是太客氣!今天有哪些人前來參加掌門的慶典?”

風雨也是含笑說道,看了看年屆四旬、一臉紅光的玄成子,十分滿意他恭順的態度。

“這個,除了崑崙之外西北各大門派的掌門都來了,但是中原的少林、武當等門派居然擺架子,這絕不僅僅是不給在下和崆峒派面子,分明還是同風侯您過不去啊!”

玄成子顯得有些諂媚的說道。

中原各名門大派沒有前來參加,顯然讓他有些沮喪,不過這番挑撥離間的話聽在風雨的耳中,卻不由暗中冷笑一聲。

這些時日崆峒派代替風雨軍出面進行那些鎮壓武林人士的行為,當然會引起中原名門的反對,再加上風雨上次同代表中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