慮,在以後的日子裡,恐怕和風雨他們的距離將越來越遠吧。
“難道……難道倫玉關不是你的心血,你不覺得心疼嗎?”
不甘心之下,歐靜還是做了最後的努力。
白起深情地望了一眼這座雄關,嘆了一口氣,說道:
“不心疼是假的,不過我已經立下了聖龍血誓,風侯便是我效忠的主公。在心疼的同時,我還是很高興的,因為士為知己者死,這個世界上有多少人因為沒有遇到一個好的主公鬱鬱而終,我卻遇到了。風侯能夠捨棄倫玉關,足以說明他的雄才大略,堪與古今賢王相媲美,只有在以天下為棋局的雄主眼裡,天下第一險關──倫玉關才會是一個毫不猶豫就可以放棄的棋子,從來只有棋子為棋局服務,又怎麼會有棋局為棋子服務的道理?
而且,既然能夠跟隨如此明主,我相信用不了多時,這座從我手裡放棄的名關,一定會從我的手裡再次奪回,我一定會回來的!
現在我唯一擔心的是,這樣規模龐大的撤退,勢必會引來各路勢力的虎視眈眈,朝廷也不會什麼也不做的看著風雨軍把力量彙集在一起。這路上……”
歐靜嘆了一口氣,很疲憊的從懷中拿出了一個錦囊,說道:
“風侯也想到了這件事情,我走時他特地從軍中捎來這個錦囊,讓我交給你。”
白起急忙拆開一看,不由高興得拍了一下大腿,說道:
“風侯果然不愧為當代名將,如今我這邊就沒什麼問題了。”
第二十一章 撤出名關
第四集風雨會師第二十一章撤出名關 聖龍歷七五三年十二月十九日,這一天是風雨軍駐倫玉關的青龍軍團撤走的日子。
雖然只是一個兵團,但由於倫玉關是風雨軍初期崛起的基地,所以還是有許多忠心耿耿的預備役戰士、心甘情願追隨風雨的百姓以及想建功立業的冒險者一起撤離,以至於總人數達到了五十萬之多。
當然聖龍傳統的重視鄉土之情,使得更多的百姓不願意離開已經紮根的土壤。於是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親人揮淚別離的局面,還有一大批父老跪地請求風雨軍不要撤出倫玉關,這一切都令人感到心酸。
但是不管怎樣,已經定下的行程是不容更改的,青龍兵團和追隨風雨的百姓們踏上了前往涼城的征途,雖然有許多人心裡面對於這片土地有些戀戀不捨,但是更多的人則是朝氣蓬勃、信心十足的準備追隨風雨一起建功立業。「白將軍,一路走好,請代下官向風侯問好,謝過當初的解圍之恩。」接手倫玉關的林仁山,為白起送別道。
「林將軍您自己也要保重,倫玉關是防範呼蘭南侵的一大壁壘,而且也是遷制異心者和策援京城的要津,請務必慎重!」白起也真誠地說道。
「放心吧,只要有老夫一口氣在,就絕對不容倫玉關有失!」林仁山斬釘截鐵的說道。
他當然清楚白起的意思,駐守倫玉關不僅僅是為了防範呼蘭人,更重要的是如今鎮守漁陽、幽州的燕字世家,正因為朝廷的日漸衰弱而蠢蠢欲動,而如果一旦東北有變,如今自己鎮守的倫玉關和上官明鏡鎮守的韓陵,就成了拱衛京城的兩道至關緊要關卡,只要這兩座城池在朝廷手中,燕家鐵騎就無法渡過聖龍河威脅聖京了,可能的叛亂也就被限制在聖龍河以北的區域裡。
由此可見倫玉關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的得失關係到整個天下形勢的發展。
可是如今,朝廷為了牽制風雨軍的勢力,只調派了延城的兵力前來鎮守,而將精銳的錦州兵馬留在原地,風雨軍西去又帶走了大批青壯,使得整個倫玉關的城防顯得相對薄弱,自己肩上的責任也就非常沉重。
「禍起蕭牆啊!」
如今聖龍帝國就如同一個大火藥桶,隨時都有爆發的危險,各派勢力都擁兵自重,以自己的利益為優先,即使是一向以忠於朝廷的高戰一系、和宣稱捍衛神州的風雨軍也不能例外,由此可見時局的艱辛。
「哎!」白起和林仁山有些意外彼此居然同時嘆氣,互望一眼之後,啞然失笑,抱拳作別,兩人都清楚,今日一別,天知道日後是友是敵。
「白將軍,你真的認為朝廷會中途設伏嗎?」路上歐靜對於白起的擔憂依然十分懷疑,她皺眉說道:「風雨軍並沒有反抗朝廷之意啊!」
「今日沒有,你能保證明日沒有嗎?所謂官逼民反,即使是風侯恐怕也不敢說如果朝廷真要逼緊的話,他絕對不會反抗吧?就算風雨軍真的不造反,但是對於這樣一支完全在朝廷控制之外的軍隊,哪一個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