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一刀,把左下白棋吃住,雙方將形成轉換,這個轉換單就本身價值而言是白棋便宜,但先手落在黑棋手中,黑棋可以右上中間打吃,將上邊白棋大龍的尾巴吃掉,所以就全域性而言,還是一盤白棋略優的細棋。
但就在人們以為白棋會這樣走的時候,王仲明再一次走出讓所有人沒有想到的一招。
下邊三路爬,白棋又一次脫先,此招一出,連一向以力量大,擅長攻殺吃棋的魏國清也是大吃一驚——不說別的,單是在這種勝負關鍵時敢於搏命的氣魄便是自已也未必做得到,萬一右下角死了,豈不是前功盡棄,白忙活了半天?如果說形勢不利,冒這樣的風險還可以理解,但此時白棋的形勢不僅不壞,而且還略佔上風,這種情況下還敢走這樣的棋,如果不是點錯了目數的話,即使處在敵對立場,也由不得不佩服這個人的膽魄。
溥家齊沒有時間去佩服對手的魄力,他沒有那個時間,因為他知道,如果自已不能將白角吃住,這盤棋就已經結束了。
黑棋右下角二二長——看起來是自找麻煩的一招,但卻是此時的正解,此棋形下的標準殺法是右邊二路擠,白棋二二長,黑棋下邊一路扳,白棋三三接,黑棋右邊一路扳,白棋擋,黑棋下邊一路小尖,這樣白角是淨死,但由於此型是刀把五,棋雖死氣卻很長,與下邊黑棋比氣的結果反而是黑棋玉碎,所以教科書上的正解此時反而行不通。
白棋一路扳,黑棋下邊一路尖,白棋角上扳,黑棋一路團打,白棋三三緊氣,黑棋一一提子,白棋接,黑棋右邊一路小尖收氣,區域性攻防的結果雙方形成了緩一氣劫,看出起似乎形勢有了轉機。
但白棋提劫,黑棋的劫材在哪裡呢?
若大的國青隊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