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部分(2 / 4)

小說:棋人物語 作者:開蓋有獎

秒後便落下棋子,左上角小目。

黑棋佔左下角小目——比較常見的佈局是佔右下空角,這樣容易連片佈陣,而且有很多套路可以事先準備,對角型佈局則比較難以把握,且要形成這樣的佈局必須要有對方的配合,若是對方第二手棋不走左上或是右下,而是直接落於左下角,那麼再多的準備也都成了一場空,所以現在比賽中這種型別的對局並不容易見到。

不過話說回來,黑棋這樣下也有非常充分的道理,一是佔空角,本來就有一手棋的價值,另外在傳統理論中有‘相向小目,先掛者有利’的說法,如果白方第四手搶佔空角,那麼黑棋左上掛角,可以在棋盤左邊佔得主動。

對於這樣的佈局韓在赫顯然並不熟悉,中,日,韓三國棋手中以韓國棋手最熱衷於對佈局套路的研究——這樣的研究並非沒有意義,比賽時間縮短是一種流行趨勢,棋手們更願意把時間用在複雜的中盤戰鬥中,因此把佈局套路化後就可以將時間節省下來了,但帶來的負作用就是容易限制棋手在實戰佈局時的臨機創造力,所謂有一利必有一弊,有一弊必有一利,是好是壞,實在是很難說的清楚。

白棋佔右下角三三——對於不熟悉的佈局,韓在赫決定‘快’字當先,三三位置低又是一手佔角,隨後可以迅速向邊上展開。

黑棋左上角三路小飛掛角,王仲明依棋理而行。

白棋左下角一間高掛——這手棋有問應手的意味,直接應對黑棋左上的掛角容易落於被動,所以韓在赫先掛左下角,看對方的應對再決定如何處理左上角。

黑棋左下角一間低夾,白棋左上角五路小尖——秀策的小尖,在不貼目時代這是標誌性的一招,這步棋的特點是厚實穩健速度卻慢,所以自實行貼目制後便漸漸被職業棋手所放棄,可當貼目達到六目半或七目半的大貼目時代,反而在白布局中屢屢出現,這也算是舊招新用的一種現象吧。

黑棋左下四路飛起,白棋左邊五路小尖,黑棋左下角三路小尖,白棋左邊四路飛罩——定式的一型,其後的下法是黑棋左邊二路小尖,白棋六路飛補整形,如此黑棋在左下角得到很多的實地,而白棋棋形舒展漂亮,雙方各有所得,均無不滿。

韓在赫腦中想的程序也是這個。

但王仲明並沒有讓他如願。

黑棋左邊四路衝,白棋五路擋,黑棋五路斷——黑棋直接沖斷馬上發起正面挑戰!

“。。。。。。好生猛呀!”看到這一招落在盤上,韓在赫也是心中一驚,他倒不是怕對手的沖斷——韓國棋手向來以兇狠好戰,作風頑強而著稱,亂戰惡鬥善鬥幾乎就等於韓國棋手身上掛著的標籤,而這種風格在年輕棋手身上則是更加明顯,雖然在區域性力量上,韓在赫比起有少年壯士之稱的吳燦宇稍有不足,但也是韓國年輕棋手中數得上號的力戰派代表人物之一,明知道自已的長處是什麼,卻一開局就主動發起這樣的挑戰,這倒是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豪氣還是以卵擊石,不自量力的蠢行呢?

白棋左邊四路退,黑棋五路壓,白棋四路跳,黑棋五路長,白棋四路接,黑棋左下三路爬,白棋左上角四路飛罩——看起來白棋的行棋步調不錯。

黑棋左下七七路飛,棋形的要點,韓在赫才忽然發現自已的判斷似乎有問題,被對方在急所一擊,白棋左下三子幾乎無法動彈,而左上角黑子還有二路小飛做活的餘地,雖不能說白棋不好,但到了後半盤那就成了隱患了。

白棋右上角小飛掛角,黑棋上邊三間低夾,白棋左上三路緊逼——雖然感覺佈局上被對手擺了一道,但韓在赫並不在意,這方面的技術本就是韓國棋手的短板,等到了中盤激戰時,自已自然就能給追回來。

黑棋上邊四路靠,白棋三路退,黑棋五路跳,先走強自身,以靜制動,看對方怎麼活動右上一子。

白棋二間大跳——常識性的招法是一間跳起,但韓在赫不願意被對方順調四路飛起,一邊攻擊一邊佔取實空,由於上邊黑棋三子並不容易攻到,白棋那樣的走法很容易落空。

黑棋右上角五五位靠,白棋右邊三路跳下——這裡是黑棋子力多的地方,就算韓在赫對自已的力量很自信,卻也不敢正面交鋒惡搏。

黑棋右上角六六路扳,白棋四路接,黑棋六路接,白棋右上角三三靠——這麼大的一個角韓在赫當然不肯就這樣被對方吃掉,這步靠就是在問對方的應手。假如黑棋求穩在星位長,那麼白棋二路立,角上就輕鬆活了。

黑棋角上二路扳,白棋星位虎,黑棋上邊打吃,白棋右邊四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