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亂,雙方几塊棋糾纏在一起時,判斷哪一處更重要,更需要及時處理是棋手實力的體現,上邊黑棋四子雖然很危險,但補一步也無法馬上獲得安定,反之,白棋馬上去攻也未見得一定能夠吃掉,所以相比而言,還是處理zhōng yāng數子更急迫。雙方互逃是最忌諱的是順著對手的步調行棋,林志炫的構想是搶先攻擊左邊白子,在攻擊的過程中把左邊和中間的黑棋加強後再見情況處理上邊黑棋四子,如果對方非要去攻上邊黑子,那邊自已在左邊的攻擊中也可以得到足夠的補償。
白棋zhōng yāng點,黑棋接這個先手交換沒必要保留,因為白棋不可能從另一邊去刺。
白棋左邊三路扳,黑棋二路立雖然被一分為三。但林志炫並不緊張,與他曾經經歷過的無數次比賽相比,現在的情況其實算不了什麼。
不愧被稱為韓國年輕棋手中的最強者,判斷準確,行棋果斷,剛還是四面楚歌,處處危機的局面,幾步棋局面就得到了大大的改觀,不僅擺脫了困境,而且還有反佔主動的感覺一直坐在旁邊觀戰的吳燦宇在心中讚歎道。雖然他自已是以力戰稱雄的年輕高手,但也想不出有比實戰林志炫更好的處理方案。
左邊白棋四路的斷點很明顯,以棋形而言,白棋應在五路虎補,接下來黑棋六路飛壓是必然的強手,白棋只能四路飛,黑棋五路飛罩漂亮,白棋只能先活左邊,黑棋在逼攻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將外圍走厚。接下來再補強上邊黑棋四子,如果便不費吹灰之力將三塊弱棋處理好,形勢明顯領先。
吳燦宇判斷黑棋領先正是依據這個參考圖,林志炫實戰下法的選擇也一樣是認為這樣的應對是必然的結果。的確,如果是一般的棋手而且又是在限時時間有限的網上對局,很可能就會是這樣的結果,但問題是。這盤棋的對手並非是一般的對手。
白棋六路飛體現實力的一手,這輕靈的一飛背後蘊藏了深遠的算路。
黑棋七路壓雖然對白棋這樣的補法稍稍有些意外,但林志炫應的還是很快。因為這兩步棋的交換使得黑棋中腹的頭更硬而白棋自身的斷點還在,以黑棋的立場是很樂於接受的。
白棋左邊六路向下跳。黑棋左邊四路斷黑棋不能跟著在中間應了,因為這時白棋再補左邊的斷點效率太高,和剛才直接四路虎補不可同rì而語。
白棋四路包打,這步棋出乎兩位年輕的韓國棋手意料,他倆一直以為白棋會五路退呢!
“什麼意思?棋筋不要了?這下的是圍棋嗎?是不是手滑了”吳燦宇驚訝地叫道,他還以為‘五月十一rì’是滑鼠cāo做失誤,將棋子放錯了地方。
與象棋不同,圍棋的棋子本身並不存在大小的問題,其價值完全是由落在盤上的位置以及周圍情況的變化而定,換言之,價值大,不等於棋子多,價值小,也不等於棋子少,有時雖只一子,卻是無論如何也要保住,有時數子乃至十數子,也可以棄若敝帚也毫不可惜,這也就是棋諺所講的‘jīng華已竭多堪棄,勞逸有關少亦圖’。
現在的情況,左上白棋三顆白子便是所謂的’勞逸悠關’的棋筋,一旦被吃,黑棋中間和左邊兩塊連為一體,其價值遠不是表現上的六目那樣簡單,吳燦宇無法理解的正是這個關鍵的棋筋被吃通,後邊白棋找誰作戰去?前邊下的那麼強硬,每一招都好象要和人打架拼命一般,怎麼到了關鍵時刻卻突然掉了鏈子,嚇得連棋筋都不敢要了?要是自已,不管三七二十一,也得先把棋筋拉出來再說,雖然這麼短的時間內無法算清,但以棋形而言,白棋正面迎戰也未必就一定不行呀!
林志炫沒有說話,他的直覺告訴他,這一招不象是cāo作失誤,很可能是剛才白棋飛補時便已預定好的計劃。
“莫非有什麼yīn謀?”他心裡嘀咕著。
不過,儘管心裡嘀咕,他的應招也只能是四路反打,去吃白棋的三子棋筋,理由倒也簡單要是被對方無代價的提付掉一子,那麼這塊白棋的眼位便豐富的一塌糊塗,不僅左邊和左下角的黑棋將受到嚴重的欺凌,中間黑棋也將成為單方面逃孤,故而可以說,黑棋的這一步是必然的,如果說有問題,那也是之前的事情。
白棋中間挖打如果馬上提子讓黑棋五路衝出那就真成了送禮了,趁著三子棋筋的氣還沒有完全緊住,王仲明施出手筋,考驗對手的神經。
馬上提子,白子長出後接下來的打吃是絕對先手,白棋中腹太厚,而且空內提子,對高手而言也有一種被欺負的屈辱感,所以黑棋拐出,白棋擋,黑棋長,白棋壓,黑棋接,白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