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行正常的行政工作。再沒有成規模的抵抗運動出現,實際上隨著當地百姓生活的改善,只要注意文化上的同化,取得民心並不困難,讓他們認同新的國家也不困難。在有著強有力軍隊的支援下,輔助經濟手段的誘惑,民心是一種很容易被扭曲的東西。
滿清統治中原就靠的這一手,有著豐富知識的穿越眾,沒理由做不到這點。何況滿清和明朝人的仇恨,種族間的隔閡,一點不比漢人和印度地區各民族的隔閡大,一樣是文化不同,風俗不同,語言文字也不同的情況。
第三百八十章旌麾西指(下)
在被征服之後,從印度地區招募的兵員戰鬥力最差,就算給了他們相比之前更好的生活,包括對種姓的制度逐漸廢除,得到了廣大底層平民的支援,透過衛生,教育,和經濟上提高,得到了大多數印度人的效忠,但他們在歷次軍事演習中,總是被打得落花流水,尤其是面對倭國武士狂熱的豬突攻擊,就算有著半自動武器,也會士氣狂降,不少人在堅固的陣地防禦下,還會嚇得腿軟。
最後只能讓他們從事後勤工作,成為工兵和輜重兵的存在,不過他們做起苦力來倒是極好的,在皮鞭的威脅下,勤奮倒是說不上,但都非常老實,只要不冒犯到他們的宗教信仰,就願意忍受這些辛苦。
這些印度人組成的後勤部隊就可謂是封建軍隊了,雖然他們有著近代化的工具和武器,但思想上並未得到多少改變,只有少數精英分子願意主動融合到海宋帝國中,獲取更高地位,大多數人不想打仗,只想種地、務工、經商。但他們眾多的人力又不能浪費,這場戰爭需要大量人手,因此也需要他們上戰場。
整個海宋帝國的領土範圍內,人口總數量根據最近的人口普查結果,約為9。4億,其中漢族人就佔了4億多,倭國人近五千萬之多,印度人有著20年左右和平統一穩定的生活,尤其是醫療衛生的改進,大量繁衍,增長到2億的數量,其他南洋,朝鮮以及各個民族佔據剩下了2億人。
人口是戰爭的基礎,尤其是世界大戰的基礎,根據穿越眾的估計,這一次世界大戰的規模將超乎尋常,而且最大的制約因素就是人口。
原因就在於雙方都有著20世紀的強有力殺傷性武器,卻沒有20世紀的人口數量,海宋帝國還好一些,藉助東方文化圈傳統文化,民眾的生育意願強烈,在過去是因為低下的衛生營養問題,導致夭折率高,成年人比例太低,這也是平均壽命低的根本原因,現在溫飽問題基本解決,又解決了衛生問題,生育意願一時間還沒有因為教育經濟水平的發展而降低,因此自然地出現了人口井噴的現狀。
而原本歷史上,整個17世紀的時候,世界人口數量才不過6億多。
而根據從西方國家得到的數字,他們的人口總數不過是4億多,其中還要去掉近千萬的黑奴,還有印第安人等繁衍更快的土著,真正的西方白人不過只有兩億多,這意味著他們動用的兵力遠遠少於海宋帝國,承受的傷亡代價也遠遠低於對方。
而在有著工業化大規模生產基礎的社會背景下,大規模戰爭造成的問題,主要在於大量適齡工業人口被佔用去做戰爭所用,那麼為了經濟生產而投入的人力會大幅度減少,畢竟人口只是表面數字,真正的勞動力還要乘個三分之一才算數,嬰幼兒和老年人,以及傷殘者等要佔去三分之二左右的人口,尤其這個時代人的勞動力年齡並不高,很多人由於營養問題,四五十歲就可能喪失完整的勞動力,無法充當合適的產業工人。
經過種種計算,海宋帝國的穿越眾認為自己在這場世界大戰中不會進展順利,但起碼有更多的底氣可以堅持,能夠堅持到對方無法忍受為止。
他們做了長遠的打算,根據道君的要求,掃清寰宇,就必須分步驟進行,逐漸將佔領區納入華夏文化圈,而文化圈的輻射融合,至少要用一代人來換,也就是15到20年的時間,那麼這次世界大戰就會以20年為一個週期進行。
他們不擔心自己的壽命問題,因為這兩個一直在他們周圍使用各種道術提供方便的女人是最好的例子,五十年過去,對方和以前的合影中的容貌幾乎毫無變化,還不知道她們究竟有多少壽命。
在這點上,他們有著更強的信心,那些北美穿越眾透過情報得知,一千多人中,死掉了大半,因為他們當初來的都是專家人物,年齡很多都在三十,甚至五十左右,六十多年過去,加上陌生環境的傷害,就算有藥物治療,對身體的損傷也積累了很多,早就扛不住了,現在只有一百多名北美穿越眾在繼續發揮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