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薩爾茲堡此起彼伏,雖然由一個班恩的牧師來宣揚這種口號相當的諷刺。
而且實際上也不是所有起義者都會被貶為奴隸,只是依靠著對貴族的懷疑和拉迪斯勞斯確實打算把大部分起義者投入自己的新維也納城建設工程中,納吉…湯普森成功地煽起了再一次的叛亂。
相對起義軍本來人數就不處於優勢的奧地利軍在分出了大量救火人手之後,還要勉強控制俘虜,現在確實只能勉強守住自己的軍營。
同樣處於制高點的薩爾茲城堡是平定叛亂的關鍵。
除了一個駐紮在城堡裡的守備部隊,拉迪斯勞斯此時身邊還有大約百餘人的衛隊,以及幾十名西里卡手下的遊蕩者和三名紅袍法師。
他沒有立刻撒出這最後的預備隊,而是繼續觀察了一會局勢。
幾個奧地利軍的營地,展示出了職業軍人的戰鬥力,雖然因為李迪的記憶,拉迪斯勞斯對於這些部隊都不大滿意,但是在這個時代他們確實已經是一等一的強軍了。
三個營地都在成功地應對了內部俘虜暴動的同時打退了外圍的sāo擾,所有聯隊長都遵守了命令,沒有讓混亂擴大。
“那裡,我們去控制那裡。”拉迪斯勞斯大喝一聲。
第二百四十七章夜戰於橋
雖然要求其他部隊保持jǐng戒,但是拉迪斯勞斯在城堡裡的預備隊沒有受到任何突襲,而且同在小丘上的城堡也是一個制高點,從這裡出發的部隊正是打擊敵人的重要力量。
之所以要觀察許久在行動,就是因為一旦離開了制高點,就不再能夠觀察全域性,在夜裡這支拳頭一旦打出去就再也收不回來了,所以必須把這支預備隊投入最關鍵的地方去。
“橋,唯一一座連線薩爾茲河兩岸的橋,就是今夜的關鍵。”經過幾分鐘觀察,拉迪斯勞斯確定了自己拳頭揮擊的方向。
納吉…湯普森從奧地利軍的佈陣中看到了一個機會,奧地利軍的主力都集結在薩爾茲河西岸的城堡周圍,在東岸大主教宮周圍只佈置了很少的jǐng戒力量。
大部分俘虜都被帶進了西岸的軍營看管,準備送回維也納,只有他的五百礦工因為得到了赦免所以只留下了一個連隊看管他們,準備第二天就開始讓他們上工恢復生產,這種處置給與了納吉…湯普森一個絕好的機會,拉迪斯勞斯今天沒有巡視這些礦工是一個失誤,這給了納吉…湯普森散步奧地利人好背叛諾言的機會。
依靠往rì的權威,他輕而易舉地重新控制了隊伍。
在他的部下縱火成功後,奧地利人果然如預想地一般開始嘗試救火,監視礦工的連隊是唯一在東岸的成建制部隊,很快就在霍亨索倫**官的組織下開始提水救火了。
他順利地發動襲擊。給與了這支部隊重創,甚至於差一點抓住了奧地利國務會議的首席大臣。
只是霍亨索倫**官畢竟是見過大風大浪的人物。組織救火的同時也沒有忘記jǐng戒,大部分部隊還是保持住了建制,沒有給與納吉…湯普森牧師進一步擴大戰果的機會。
雖然他派出的使者向西岸殘存的其他起義者許諾,他的礦工在解決了東岸的敵人後就會一起攻打西岸的兵營,實際上納吉…湯普森自己也不會妄想可以消滅奧地利紅衣大主教親自率領的大軍。
他真正的目標是儘可能地拖延奧地利軍給北方的教友爭取更多時間,如果奧地利軍來不及出境作戰那麼對於以後的利益劃分是大有好處的。
薩爾茲河雖然不算寬,但是涉水而過在軍事上是不可能的,必然會失去建制給與對岸的防守者半渡而擊的機會。
而在短時間內收集到足夠的船隻也是不大可能的。所以只要摧毀了城市裡唯一的那座橋,那麼拉迪斯勞斯的部隊勢必要花上十天半個月才能重新控制薩爾茲堡城了。
而且即使能夠重新控制也很難殲滅他的部隊,納吉…湯普森有足夠的時間撤退,目前巴伐利亞地區到處是烽火,他隨便往哪個正在被圍攻的小堡壘去都行,奧地利軍會主動去支援巴伐利亞公爵的平叛工作這種可能xìng是很小的,不僅僅是吃力。而且還不討好,不是死到臨頭巴伐利亞公爵絕對不會喜歡奧地利軍的入境,而目前來看起義軍沒有攻堅的能力,所以至少慕尼黑城和蘭斯胡特城這樣的統治中心還是足夠安全的。
雖然理論上,作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室的哈布斯堡家族擁有在緊急情況下,進行越境軍事行動的權力。這也勢必會引起懷疑和擔憂,為了區區幾百礦工,這種代價顯然是不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