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迪斯勞斯對於毫無根據的流言和卑鄙無恥的汙衊是很敏感的。
“如果那個遊俠來了,不要客氣,大家一起圍攻。”賈拉索想了想又補充了一句。他和杜登的故事在奧地利有許多版本,他們被描述成宿命中的敵人。
宣傳部門也很喜歡這種傳奇式的故事。
不過賈拉索可不希望西里卡老大的部下以為他想要單挑什麼的,贏是最重要的,怎麼贏是一個附加議題。
“人多肯定要一起上。”西里卡老大理所當然的說道,這也是他的信條。
西里卡老大和賈拉索分頭繼續行動了。
。。。。。。。。。。。。。。。。。。。。。。
“糧庫燒了大半。武器庫最終完全落到了敵人手裡,戰略阻撓進行得也不順利,沒有蔓延到整個城市。”薩扎斯坦的報告聲非常平靜。
戰鬥過後三個小時,拉迪斯勞斯在進入埃斯泰爾戈姆之前得到了戰報。
“乾的不錯,無論如何奧斯曼騎兵集團對我們大隊的威脅不存在了。”拉迪斯勞斯其實不是很在乎布達城內的庫藏,他最擔心的還是被敵人的騎兵吊住,進行一場並不合適的會戰。
反正城市失控了那麼久,大部分好貨肯定已經損耗了。
雖然奧地利斥候連番奮戰,但是奧斯曼的騎兵大隊及時趕到了。
再優秀斥候的能力有其極限,戰場上最重要的還是兵多將廣。
一方的任務是掩護主力,而另一方可以得到主力的迅速支援,雙方又都屬於生氣勃勃的勢力。
布達城內的較量從一開始就註定了這個結果。
“殿下,無論如何敵人還是得到了一部分庫存,他們應該有能力分兵進攻陶陶巴尼奧和塞克什白堡了。”薩扎斯坦依然反對把主力集結在埃斯泰爾戈姆附近。“雖然瑪麗陛下用您的資助稍微加固了這座堡壘,但是工期太短,相比布拉迪斯拉發實在是不夠堅固。”
依靠託斯洛伐克省的首府堅守,然後主力在維也納集結相機出擊,這是薩扎斯坦的一貫意見。
一個很不錯的計劃,謀定後定。
更暗合孫武先為不可勝,而待敵之可勝的兵法原則。
“我不打算放棄匈牙利西部給奧斯曼人隨意蹂躪。”可是拉迪斯勞斯不打算接受。
如果選擇以維也納為中心,以布拉迪斯拉發為前線,那麼西匈牙利的那些地區就等於是隨便奧斯曼人折騰了。
“可是敵人即使分出兩萬人離開多瑙河干流,依然有絕對的優勢兵力,我們本來也難以保護西匈牙利。”
拉迪斯勞斯再次搖了搖頭,表明自己不接受保守策略。
這讓薩扎斯坦很煩惱,而拉迪斯勞斯另一個這麼選擇的原因又無法言述。
“瑪麗王后已經為我多方聯絡,再過幾天會有更多的匈牙利殘軍來匯合,紹波繞依將軍有反應了嗎?”
〖
第四百七十九章紹波繞依的謀劃
在波西米亞兵團被拉迪斯勞斯吞併分拆,克羅埃西亞兵團被海盜和奧斯曼偏師連番重創後。
紹波繞依的特蘭西瓦尼兵團是曾經也可以說是兵多將廣的匈牙利王國,所擁有的最後的一支成建制野戰兵團。
雖然他在得到莫哈赤戰役的結果後,第一時間就向著老巢撤退,而不是進京勤王已經基本說明了他的態度,但是拉迪斯勞斯依然透過多種渠道對他進行了最大可能的爭取。
“他回信說摩爾達維亞和瓦拉幾亞的部隊正在配合奧斯曼主力越過喀爾巴阡山攻擊特蘭西瓦尼,他需要回去保境安民。”
考慮到他之前的行動和這兩個僕從國已經投入到多瑙河戰場的部隊,這顯然是扯淡。
即使真的有越過喀爾巴阡山的小股部隊也不應該回頭,集結全力於決定xìng戰場是當然的原則。
只是紹波繞依的決定xìng和拉迪斯勞斯的決定xìng並不是一回事。
“他是打算觀望我們和奧斯曼人戰鬥的結果吧。”說話的這個是安娜。
這場同奧斯曼帝國的較量需要奧地利集中全力,所以在拉迪斯勞斯的強烈要求下,她作為重要武力也來到了第一線。
安娜對於要參與十萬人以上決戰的危險是瞭解的,這種規模的戰鬥,她就不再是所向無敵的怪獸了。
可是她不能不來,即使拉迪斯勞斯不要求,她也正在考慮要不要主動參戰了。
這場戰役對奧地利和卡署斯教會都是生死攸關。
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