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腰10號樂蘭誠,前鋒:9號斯帕尼亞、14號德尼爾森。
皇家馬德里4…3…2…1陣型,守門員1號卡西利亞斯,後衛4號拉莫斯、5號佩佩、21號梅策爾德、6號馬塞洛,中場14號古蒂、16號加戈、8號迪亞拉、10號羅比尼奧、7號勞爾。前鋒9號範尼。
許多人在拿到博洛尼亞的陣容後都覺得十分意外,大家都沒想到格羅索敢於在這場決賽中起用十八歲地小將阿爾貝塔茲,而把切內拉放在右路。而且對於德尼爾森取代之前的主力卡米萊拉打左前鋒,也是所有人沒想到的。
但格羅索卻有著自己的想法,如今的皇馬雖然實力十分強大,但打法上卻有著很大侷限。在齊達內退役後,勞爾出任前腰,由於其前鋒的出身,搶點才是其特點,皇馬的中場實際上只有古蒂一個組織點。進攻中更多的威脅均來自左右兩側羅比尼奧(或羅本)與伊瓜因等人地個人突破。而兩相比較。左路無論是羅比尼奧還是羅本,威脅均比右路的伊瓜因大得多。因此格羅索將本隊個人防守能力最強的切內拉調到右路,就是希望能遏制皇馬左路的進攻。而剩下幾名能打左後衛的球員中,阿爾貝塔茲的年紀雖然最小,潛力卻最大,雖然格羅索就要離開博洛尼亞,但還是希望能給博洛尼亞留下一些財富。所以,雖然頂著巨大地壓力,格羅索還是將阿爾貝塔茲放入陣容中。
另一方面,用德尼爾森取代卡米萊拉也是格羅索深思熟慮後的決定。皇馬一定會在中場對樂蘭誠重點防守,以期最大程度限制博洛尼亞的進攻。這時讓樂蘭誠在中場與對手幾名球員硬拼顯然是不明智的,所以,到時樂蘭誠要麼位置後撤,要麼前壓。前壓時,樂蘭誠通常是到左路成為左邊鋒,但之前的比賽中博洛尼亞已經數次有過這樣的變化,皇馬必然有所準備。所以今天,格羅索的安排是樂蘭誠前壓與斯帕尼亞形成雙前鋒,德尼爾森回撤到右中場,阿爾貝塔茲頂到中場左路,洛維索位置前移成為前腰,博洛尼亞進而變陣成3…5…2,很可能會打皇馬一個措手不及。
而在現實的比賽中,博洛尼亞也是這樣做的。
比賽進行了十五分鐘,兩隊的進攻組織均存在明顯問題。
皇家馬德里囤重兵於中場,迪亞拉形影不離地跟著樂蘭誠,巴普德斯塔也幾乎放棄了進攻地任務,隨時注意對樂蘭誠拿球時的保護,皇馬中場地組織重任只由古蒂一人完成,但古蒂此時已經三十四歲,狀態大不如前,在蒙塔諾與託尼的輪番干擾下,傳球準確性大幅下降。而博洛尼亞一邊,樂蘭誠得球很難向前傳球。多數時候只能回傳,博洛尼亞的進攻很難由樂蘭誠完成中轉,託尼更多時候承擔起組織進攻地任務,但託尼的特點是中長傳準確,讓他傳出樂蘭誠那樣有穿透力的短傳頗有些強人所難,博洛尼亞也失去了以往的特點。
這樣一來,兩支以短傳滲透為主的球隊均主動放棄中場。足球更多的在空中運動,比賽的觀賞性大幅下降。兩隊射門機會寥寥。
十五分鐘後,格羅索首先求變,按照賽前地佈置,將樂蘭誠提上鋒線。一直對樂蘭誠盯人防守的迪亞拉又跟著樂蘭誠跑了兩圈,突然發覺不對,趕忙向場邊地舒斯特爾報告,舒斯特爾此時並沒有看清博洛尼亞的變化。示意迪亞拉暫時仍跟在樂蘭誠身邊。
皇馬沒有立刻做出應變,這給了博洛尼亞機會。
第19分鐘,皇馬進攻,球打到右路,拉莫斯助攻到前場,面對年輕的阿爾貝塔茲沒法突破,將球傳給中路的古蒂。古蒂帶球順勢抹過蒙塔諾,傳向禁區內的範尼。託尼突然衝出,在禁區前沿斷掉古蒂的傳球,第一時間大腳長傳。斯帕尼亞擋住佩佩頭球向後一蹭,樂蘭誠突然起動,甩開迪亞拉,與梅策爾德拼速度。並搶先在禁區前得球。
由於梅策爾德並沒有完全失去位置,樂蘭誠雖然得到了球,卻沒法直接帶球進入禁區,直接射門也很有可能被梅策爾德擋住,因此樂蘭誠有意減速,將梅策爾德讓到身前。
梅策爾德見樂蘭誠減速,也跟著將速度放慢下來。剛剛為了跟上樂蘭誠的速度,他將自己速度提升至極限,左膝膝蓋已經有了一點不適感。
然而,梅策爾德剛剛放慢速度。樂蘭誠突然再次加速。梅策爾德也想跟著加速,膝蓋卻並不太聽使喚。腳下一個踉蹌,被樂蘭誠從身邊抹過。
此時助攻到前場地拉莫斯正在全力往回趕,距離樂蘭誠仍有近五米,佩佩距離樂蘭誠雖然更近,卻不得不防備身邊的斯帕尼亞,只能先向後退,再伺機而動。
樂蘭誠見佩佩並沒有完全補防自己,立刻選擇繼續快速